熊腾扶着周银源一路谈笑风生走出考场。
□熊建军 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文/图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下帷幕,6月8日下午,邻水县莘莘学子陆续离开考场,在邻水中学考点,有两个考生格外引人注目,一名背着背包的考生小心翼翼地扶着另一名拄着双拐的考生,一路谈笑风生、缓慢地走在人群后面。
“我们已经这样走过12年了!”拄拐的考生抬起头来,微笑着告诉记者,他叫周银源,是邻水县丰禾中学高2015届二班的学生,扶着他的是他同学熊腾,他们俩胜似亲兄弟。
不幸中收获友谊
“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周银源说,命运似乎对他很不公平,让他从小落下病根;但是又让他与熊腾相识相知,拥有一份难得的友谊。
1998年3月,周银源出生于邻水县丰禾镇,刚出生就被确诊为患有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脊髓低位”(俗称“脊柱裂”),刚满两个月的他便在重庆儿童医院做了脊柱修补手术,术后左小腿畸形,右脚特别肥大,走路一瘸一拐的,极不平衡。2012年暑假,由于右脚长期溃烂,伤及骨髓,周银源体质急剧下降,危及生命,再次到重庆施行双下肢截除手术。2013年暑假,他又到成都安装假肢,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
尽管如此,却没有阻挡周银源对学习的渴望,两岁半他就要求进入幼儿园,5岁多就吵着要上小学,可是腿脚不方便的他,让父母很不放心,尽管周银源的父亲周远舸是丰禾中心校的一名教师,但也不可能时刻照看周银源。“不用担心,有我呢!”周远舸至今都记得儿子第一天上学,同桌熊腾说这句话时的神情,那么真诚、那么热忱。
熊腾比周银源大一岁多,家也住在丰禾镇上,隔周银源家步行不过十来分钟,熊腾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小小年纪的熊腾非常懂事,在家经常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上学第一天,他被老师安排与周银源同桌,见到同学需要帮助,善良的熊腾当即承诺。从那以后,有周银源的地方总有熊腾:他背着周银源上厕所;课间休息时扶着周银源到操场晒太阳;周银源的父母没有时间来接送的时候都是熊腾代替……最让周银源不能忘怀的是2008年“5.12”地震时,就在同学们忙着各自迅速冲出教室时,熊腾背起跟他差不多重的自己从三楼教室一口气冲到操场上,汗水湿透了熊腾的衣裳,周银源到现在还在想,熊腾当时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背了他那么远……
为了友谊他选择陪伴
“银源身上有很多优点,他身残志坚、积极向上、真诚善良,有这样的知心朋友也是我的福分!”熊腾说道。
从小学到高中,周银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管病情有多严重,他始终想着学习。有时候,熊腾看着都心疼,劝周银源要多休息,“我的情况比张海迪、霍金不知要好多少倍,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周银源总是鼓励自己永不放弃。不仅如此,在学习上,周银源也一直帮助熊腾,熊腾有什么不懂的,周银源总会耐心讲解,在周银源的帮助下,熊腾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小学6年,初中3年,周银源和熊腾都是同桌,到了高中,熊腾为了照顾周银源,申请和周银源分到同一个班还做同桌。可是一年后这对好朋友,却要面临选择。按照惯例,高二要分文、理科班。根据分班成绩,周银源是全校第一,肯定是进理科班,然而,理科并不是熊腾的强项,熊腾寝食难安,好几天都无法入睡,总是担心如果自己不在他身边,周银源会很不方便。同样,周银源心里也不好受。最终,熊腾选择了陪伴在周银源身边。于是,熊腾找到学校领导,希望也能进周银源的那个理科班,还跟周银源同桌。熊腾和周银源感人的情谊早就在丰禾镇传开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早就被这两个小家伙感动,也欣然同意。周银源和熊腾继续携手同行。
愿望:考入同一所大学
“最大的愿望就是咱们俩能考入同一所大学!”熊腾和周银源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他们早已习惯了有对方在身边,都舍不得彼此。
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可能很难实现,熊腾告诉记者,平时他的成绩就比周银源要差一些,感觉这次考试发挥也有些失利,估计自己仅能上专科线。周银源感觉还不错,至少可以上二本线。走出考场的熊腾和周银源已经很坦然,最终面临分别是在所难免的,可还是有些不舍,提起12年走过的点点滴滴,两位有志、有情、有义的男儿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我也希望他能到更好的大学!”熊腾说,周银源那么优秀,应该到更好的大学深造,只是他有很多担忧,新的学习环境中,由谁来照顾周银源,在他看来,别人照顾他都不是很放心;有没有人因为周银源身体残疾,瞧不起他;闲暇时光有没有人陪着周银源,特别是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有没有人来陪伴开导他……
“真希望有一所大学能同时把我们俩录取了!”周银源告诉记者,他们俩都想读软件开发类的大学,希望有一所好的大学能同时录取他们。
新闻推荐
本报讯(阳姣邻水记者站吕清辉)6月2日上午,邻水县委老干部局、邻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邻水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共青团邻水县委联合组织了一支宣讲小组到高滩镇中和高滩小学,开展“讲述革命故事,学...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