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邻水县护邻乡做好、用好、用活移民后扶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化基础实施建设。该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把移民补助资金用在刀刃上,依托村道扶贫、“通达通畅”公路项目、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加快基础实施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5年初,已高标准、高质量建成银燕村水泥路5.8公路,双雁村泥结碎石路4.2公里;整修双雁村自来水管道6公里,让全村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几年来,通过改水、改厕、改路、改圈等措施,移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着力构筑产业支撑。从气候、土壤等条件出发,构筑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规模发展、优势发展、产业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优势主导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劣到优、由弱到强的转变。截至目前,全乡已规模发展优质经果林1500多亩,特色蔬菜1000亩,牲畜养殖3200多头,家禽20000多只。
“社会后扶”助力鼓劲。联系县农业局定期到移民户家中宣讲移民后扶政策,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提供高优种养业品种和技术;县移民局以增强移民素质,促进移民增收为抓手,广泛开展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帮扶移民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乡政府选派农经、农技干部驻村指导,全力帮扶,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户主体,部门帮扶,企业参与”的良好格局。
做大做好回引工程。引导企业回乡投资,贝雅舒家具厂自2013年投产以来,扩大生产规模,年可实现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川河村榨菜种植基地与涪陵榨菜厂签约2000万元订单;穿洞、灌平村今年计划栽植核桃2000亩。
(冯莉 陈厚全 刘本和)
新闻推荐
□邻水记者站吕清辉本报记者胡青青一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一个是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梦想,两个10多年没有联系的小学同学合伙走上了养兔致富的道路。在邻水县两河乡黄金村,季道全和...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