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邻水县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黄明科
□本报记者 陈君
“党牟身体状况如何?党强这两天有没有到处乱跑?”5月22日下午,邻水县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黄明科输完液后,拨通邻水县救助管理站的电话,向接替他工作的邱靖询问救助站的情况。
罹患肝癌晚期、多次大出血的黄明科正在县中医院住院接受保守治疗,每天要输液五六瓶。此前的半年时间里,他只要身体稍稍感觉良好些,就会溜出医院,强撑着回到救助站继续工作。他说,“宁愿倒在救助路上,也不愿死在病榻上。”
照顾弃婴 他当起了“奶爸”
2008年,黄明科任邻水县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负责全面工作。从那以后,他便与弃婴、孤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等“绑”在了一起。接回流落异乡的受助对象、护送救助人员回家、照顾滞留人员等成了黄明科工作的主要内容,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除了脏、臭、累,被救助对象攻击的情形时有发生。
深夜,大桥下、公园里,人们常常看到黄明科带着被子、衣服和食品转悠,寻找流浪乞讨人员。愿意接受救助的,黄明科就将其带回救助站,不愿意的就把随身携带的物品和钱送给他们。女儿黄莉娟回忆,好多次黄明科半夜到家已是身无分文,有几回身上还挂了彩。
5年多时间里,除了流浪人员,黄明科接触最多的是弃婴。兑奶粉、换尿布、洗衣服……对带孩子一窍不通的黄明科,慢慢摸索成了一名“奶爸”,这些“待遇”连他的两个亲生女儿也未曾享受过。
为了让弃婴顺利成长,黄明科一一为他们上了户口,让他们全部姓“党”,还想尽办法为他们找到寄养或收养的家庭。
身患重病 他仍奔走在救助路上
早在16年前,黄明科的脾脏就被切除,并患有肝硬化,终日需和药物为伴。
但是干工作,黄明科始终冲在前面。“脏活累活都是他抢着干。”同事王先军说,“他工作起来真的很拼命。”51岁的工作人员蒋太碧说,黄明科经常捂着肝,疼得眉头紧锁。最近一两年,蒋太碧的子女劝她回家休息,她却说自己舍不得,“离开了,我会觉得对不起黄大哥。”
黄明科还把小女儿也“拉”了进来。2010年9月,小女儿黄莉娟职高毕业后,在他的劝说下来到救助站成为临时工。跟着父亲风里来雨里去,这个曾经抗拒从事救助工作的“90后”也渐渐理解了父亲。
去年12月2日,黄明科在街头救助流浪人员时肝痛难忍,随身携带的止痛药无济于事,大出血倒下了。他被送到重庆的西南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随后接受介入治疗。当同事和领导去看望他时,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出院后允许他回到岗位。
仅仅12天后,黄明科出院,径直回了救助站。每天早上7点到县中医院输液,下午回救助站继续上班,这就是此后几个月他的工作状态。其间,因为大出血,他又有两次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现在,他只能卧榻保守治疗,但仍会通过电话了解救助站的情况。
记者手记
黄明科的“本分”
接送流浪者的汽车里程表清楚显示出,5年多里,兼职驾驶员的他,仅是在接送路上每天就要行驶100余公里。其实,他也会累,也会痛,甚至还经常被流浪者和精神疾病患者殴打,但是他从来不说啥,一把药片吃下去,忍一忍就过去了,该干的工作一件没有落下。
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上,黄明科依旧拼尽力气坚持,是什么样的强大动力在支撑着他?是他的本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黄明科对救助对象有着朴素感情,有着坚韧的毅力,也有着超出常人的乐观和豁达。也许正如他所说,他只不过在尽本分而已。但就是这种对“本分”的执着和热爱,让他变得那么不一般,那么不平凡。
新闻推荐
魏宏在广安调研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本报讯(记者胡彦殊)4月16日到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在广安市调研经济运行情况,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等...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