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得知雅安芦山地震后,我心里很揪心,当天下午就去民政部门捐献了200元钱,希望能将我的祝福带给灾区的乡亲!”大竹县庙坝镇年过七旬的李传富老人昨日打进本报热线,呼吁社会各界献出爱心,帮助灾区群众挺过难关。
李传富老人是大竹县庙坝镇老场村4社的一位普通农民,因热心助人让他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名人”,本报也曾对其进行过专访。说起他的爱心,最让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1983年3月,他在邻水县顶屏村收养了一个身带残疾的弃婴,并贷款为孩子做了两次裂唇、裂腭修复手术。如今,孩子早已成家立业,并在福建一家鞋厂搞管理;2005年4月,邻水县坛同镇8岁儿童谭尹和邻居家的孩子结伴去县城玩,不料和同伴走散,不知如何返家,便沿着210国道往大竹方向走,走了两天一夜后,又累又饿的谭尹昏倒在路边,李传富将其抱进屋内进行及时救治,随后一个多星期,天天给谭尹买营养品,使其身体逐渐康复,后又到庙坝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忙联系谭尹的家人。正为儿子走失焦急万分的谭小平得知儿子被好心人收留、安然无恙后喜极而泣,跪在李传富面前,拿出3000元钱表示感谢,被李传富婉言谢绝;不久前,镇上有一位姓邓的乡亲和妻子闹离婚,且已经起诉到了法院,老人得知后,主动跑上门去当起了调解员,最终让夫妻俩重归于好……
老人做了很多好事,在2013年,他还自费订阅了5份《达州晚报》,送给庙坝镇上的几位残疾人,让他们通过晚报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尽我的能力去帮助身边每个有需要的人。只要大家都友爱互助,构建和谐文明达州也就不是啥子难事了哦!”李传富说自己的思想境界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高尚,但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做一个善良、文明的人。“我相信在这方面比我做得好的人多的是,希望能在晚报上看到更多更好更感人的文明故事!”
(本报记者 郝良)
新闻推荐
□邻水记者站孔虹文/图肖明和,男,今年90岁,1947年被国民党拉去当兵,后随傅作义部起义,编入徐向前麾下,195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加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身上多处受伤,荣获多次军功。转业回乡后,在邻水...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