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芳
【人物名片】
冯永明,43岁,广安市邻水县公安局牟家派出所副所长、全国第一个夫妻农村警务室——马渡河警务室驻村民警。他建立了独特的山村治安防控网络,被中宣部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好人、中央政法委评为“优秀党员干警”,省公安厅授予其“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邻水县马渡河位于华蓥山东麓的三山两槽之间,离县城20公里。大小山脉绵延起伏,治安形势复杂。2006年5月16日,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儿子,冯永明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主动请缨并说服妻子刘利娟,将家安在了大山深处的马渡河警务室,妻子则成为协勤人员。
“要在这里干出成绩,除了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可走。”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子、一部手机,冯永明用双腿走遍辖区向阳、双店、金凤、刘家沟4个行政村17平方公里的家家户户,与辖区的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取得联系。白天下乡,晚上回来和妻子一起,将走村串户搜集来的信息录入电脑,并分类建立人口信息资料库,包括贫困人口、孤寡人员、院落分布、工矿企业、重要设施、险情分布等。
每次走村串户,冯永明总会用相机记录下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用资料宣传政策和法律知识,用日记本记录下他们需要办理的身份证、户口簿……近两年时间里,他为村民办证送证达600余个,为18名没有上户口的人落实了户口。
“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处理。”每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冯永明都会对群众作出郑重承诺。2010年12月的一天,冯永明到谢建林家时,发现他家的房顶被大雪压断了梁,便连夜向民政部门反映,为谢建林争取了300元的房屋维修费。
“自从有了警务室,贼娃子的胆子小了,戴袖章巡逻的多了”、“警务室有了冯永明,农民晚上不关门”……在当地,村民们编了许多顺口溜说冯永明和警务室的好。
踏实务实的作风,使冯永明很快总结出一套“农村警务工作法”,被省公安厅编印的《民警工作法汇编》采用刊登,成为全省民警训练辅助教材。2007年8月,邻水县公安局率先在马渡河警务室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村警务培训点。
为保山村平安,冯永明先后组织成立了四支村联防队、一支“摩的”巡逻队、四个应急救险队。在农忙收成时节,联防队伍活跃在田野山间,守“猎”盗牛贼、夜巡晒谷场、护卫水电站……一旦发生警情,各联防队联动反应统一行动,形成了群防群治、群管群控的治安防范网络。
从马渡河警务室成立起,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为了群众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村警的岗位上,我也无怨无悔!”冯永明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张洁是广安市广安区国税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在汶川、广安、玉树的名声很大。她业务精湛,其爱心事迹更是在三地广为传颂。□何国刚袁代光本报记者曾小清文/图金奖银奖不如纳税人的夸奖张洁常有一种干...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