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石沟村的群众在搬运刚采摘的九叶青花椒。
□特约通讯员 邱海鹰 文/图
仲夏时节,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梁子的跳石沟村一片丰收景象,在村头820多亩荒山荒坡和撂荒地上发展起来的“九叶青花椒”,青油油的果实恰似“绿珍珠”挂满枝头, 微风拂过,阵阵清香和淡淡的椒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在花椒园帮助抢收花椒的村民祝明琼介绍说,她家是贫困户,两个孩子分别读初中和高中,她和丈夫由于要照顾孩子和老人,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在当地做点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前年村头引进业主建起了花椒园,我便到园子打工,帮助松松土、锄锄草、摘摘花椒,轻轻松松,一年下来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
发展青花椒
撂荒地变身产业基地
“我们发展产业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通过产业致富并持续增收不返贫!”观音溪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刘天财介绍,有“小西藏”之称的高坪梁子,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缺少水源,交通闭塞等,经济发展相当落后,位于高坪梁子上的高坪、骑龙和跳石沟三个村,因此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为改变这三个村的落后面貌,该镇把重点放在依托产业脱贫致富上。
刘天财介绍,跳石沟村结合实际,引进业主许永平等人,带领村民利用全村的低产低效退耕还林地及撂荒地, 连片发展“九叶青花椒”特色产业。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余万元,于2017年3月中旬开始建设,目前共栽植青花椒苗木10万余株,种植面积820余亩。今夏,青花椒已经顺利实现挂果变现,每株可产青花椒约2至3斤。预计2020年进入丰产期,每株可产5斤以上,每亩预计收入8000至10000元,年总产值将达1000万元,纯收入400万至500万元;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
望着光秃秃的荒山披上绿装、挂满“绿珍珠”,正在跳石沟村花椒园采摘花椒的村民龚兴芬,不无感慨,“那一大片以前常年荒起的,杂草比人还高。多亏了镇上引人来搞开发,推平了山包包,翻耕了荒着的地,带领我们栽种了这一大片花椒。”龚兴芬还介绍,自从村头建起了花椒园,他们村上在家的人,几乎都到园子打工挣钱,“我们每天在家门口,帮助摘点花椒就可挣到七八十块钱呢!”目前, 像龚兴芬一样,在花椒园常年务工的村民达40余人,季节性务工的村民多达120余人,人均增收8000多元。
产业来打底
奔小康的脚步才更坚实
“不光是跳石沟村,在紧邻的高坪、骑龙两个村,我们也因地制宜发展了不少产业。”观音溪镇党委书记王丽接着介绍说。
高坪村发展了一个涉农公司、4个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优质桃李、柑橘,目前每年创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近40万元。其中:润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投资200余万元建起200余亩的生态李子园,栽种紫霞丹李子1万株,今年已实现初挂果。2019年下半年,该公司将继续带领农户,扩大规模种植,确保种植农户增加至100户,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在利益分配上,公司占股51%,农户占股47%,集体经济占股2%。在这种股份配比模式下,既保障公司牵头让所生产的农产品更大程度与市场接轨,也最大程度保障农户利益。引入松林港湾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开发“幸福港湾”生态园,依农田原貌建成生态水域100亩,发展稻田养鱼200亩,并在水域周边种植反季节柑橘、优质桃李800亩。
在骑龙村,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2017年,投资885万元开发荒地深沟,依生态特点建成120亩的“骑龙湖”,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建成30亩可供垂钓的小龙虾养殖场地,环湖建成100亩蔬菜种植基地,300亩西瓜、柑橘采摘基地,建成集特色种养殖、垂钓、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
王丽介绍,这类种植园在跳石沟、高坪、骑龙三个村共发展了11个,且随着各种植园的挂果见效,越来越多的业主、农户看上了这片土地,不停有业主到几个村考察,准备发展自己的种植园。下一步,观音溪也将围绕观光采摘,完善路网、水利等相关配套设施,推动农业种植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跳石沟、高坪和骑龙这3个省定贫困村和村头的贫困户,虽然经考核验收全部脱贫摘帽了,但为了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让贫困村民持续增收不返贫,我们只能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王丽说,“有了产业打底,乡村振兴的目标才更清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和脚步才更坚实!”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半月谈》解读广安:以“心宽广、安天下”的胸怀 续写新时代的春天故事
□半月谈记者陈地编者按7月27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半月谈〉解读广安:以“心宽广、安天下”的胸怀续写新时代的春天故事...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