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华蓥山:红绿融合好有魅力!

来源:广安日报 2018-09-06 03:07   https://www.yybnet.net/

采访非遗“滑竿抬幺妹”传统文化。

□见习记者 尹姮 本报记者 周文平/文 张启富/图

追寻华蓥山游击队足迹。

9月5日上午,参加全川报纸副刊编辑记者“小平故里行”采风活动的嘉宾们走进华蓥山,览自然风光,觅红色遗踪。

一到华蓥山广场,大家立刻被“双枪老太婆”的巨型雕像吸引,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影。“早就从小说《红岩》里了解过华蓥山游击队和双枪老太婆的故事,一直很想来看看。”来自巴中日报社的王佳彬告诉记者,此次能来到华蓥山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可贵精神,感到十分高兴。

华蓥山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之一,是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的战斗之地。华蓥山境内尚存有《新华日报》造纸厂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和华蓥山游击队宿营地、游击战壕、游击步道、藏枪存粮洞及游击队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遗址、遗迹。目前,华蓥山游击队遗址已经进入全国红色旅游总体规划,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今天来到这里,不但饱览了自然风景,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都江堰报社新闻中心记者李崎深有感触地说。

红色旅游是广安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华蓥山以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为重点,完成了华蓥山游击队群雕、红色华蓥纪念墙、“双枪老太婆”雕塑、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游击队练兵场等系列红色旅游景点的布展工作。

嘉宾们沿着游击队曾经走过的崎岖山路,一路爬坡上坎,重走游击小道,感受先辈的艰辛。

“通过重走游击小道、参观游击队练兵场,使我对‘红岩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资阳日报社特刊部副主任张方金说。

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上,华蓥山还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开发出了“华蓥山游击队音像杯”“双枪老太婆饼”等红色文化纪念品;组织编排了“没有玷污党的荣誉”“红杜鹃”等一批高质量的红色文化节目,大力提升了华蓥红色文化旅游的魅力。

“坐滑竿了,来哟……”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引起了嘉宾们的注意。在“爱之吻”景点前的广场上,只见5名“幺妹”坐在滑竿上,被轿夫抬着,轻颠慢颤于山间,引得嘉宾们竞相拍照留念。据悉,“滑竿抬幺妹”已成为华蓥山区典型的表演竞技文化活动,是四川独特的民间体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样的民俗表演比较少见,我也想上去体验一把当‘幺妹\’的感觉。”绵阳晚报记者廖耘说,“滑竿抬幺妹”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需用心保护和传承。

四川农村日报副总编辑杨红一边拍照,一边不停地感叹:“这个表演太精彩了!”杨红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华蓥山要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就要结合红色旅游、国学与传统文化研学旅游开发,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挖掘和创新发展,真正赋予华蓥山灵魂。”

一路走来,嘉宾们感慨颇深。大家一致认为,广安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全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速培育“文化+旅游”新型业态,打好“文旅结合”牌,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广安的产业发展很有竞争力”

“华蓥造”电子产品吸引编辑记者的目光。编辑记者在广深产业园规划馆采访。□本报记者徐瑜卢琴/文张启富/图一栋栋厂房整...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云朵飘处听雁歌2018-09-02 01:05
猜你喜欢:
评论:( 华蓥山:红绿融合好有魅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