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均平
(一)
穿过历史的硝烟和革命的浪漫,血染的华蓥山,从此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红岩。
漫山遍野欲滴的苍翠作证,红色的华蓥山,从此突破了自然的海拔,并一而再、再而三地蓬勃生长,执拗而坚定地红,直到红出一种高度,须仰望才见。
而此前或者此后,华蓥山,它就是一座山。
(二)
从华蓥山上走下来的“双枪老太婆”,她不是一个人,她是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如果硬要说成一个人的话,那么我会执拗地告诉你:她是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坚定信仰的女共产党人。
(三)
向往英雄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每次走进华蓥山,我都会睁大眼睛寻找,试图从哪一丛植被、哪一片密林、哪一块岩石、哪一孔溶洞、哪一条小道……发现英雄的足迹,还原鲜血浇灌的瞬间。
想不到:与红色有关的华蓥山,在1927年就那么早地红;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华蓥山的竹子也挺身而出,变成纸,变成《新华日报》上的战斗檄文;在解放战争时期,华蓥山孕育了一场以弱抗强的黎明时刻的壮举,渣滓洞、白公馆戳到了华蓥山的痛处,但红岩上从此绽放出永不凋谢的红梅花儿……
(四)
远离硝烟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回归本真的华蓥山,是一座幸运的山,幸福的山。
它站位巧:从四川盆地底部平静突起,像一块厚重的功德牌坊,扼立于川东门户。
它颜值高:与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山,并称世界三大褶皱山系,是世界级的山,以褶皱而王天下。
它时运好:赶上了千年大计,当仁不让地被川渝两地同时拥戴为重要生态屏障,并被小平故里——天下广安紧紧地搂在怀里。
(五)
自古巴渝一脉相承,在华蓥山身上也得到了完美体现。
在四川境内叫华蓥山,在重庆境内还叫华蓥山,只是它分出了三个更具体的支脉:九峰山、缙云山、中梁山。
华蓥山根脉清晰。它敞开的胸怀,由来已久,且从来没有想过要收拢。
(六)
华,美丽而有光彩;蓥,琢磨使发光。华与蓥的珠联璧合,足以让一座山光彩照人,艳压群芳,美不胜收。
而事实上,华蓥山的美,并不仅仅停留于外表。
山有山的长相,山有山的走势,山也有山的远方。
作为山,也许,华蓥山不必在容颜上做过多的修饰。它的美在于返璞归真,在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于实至名归。
我也可能反复强调:红色衬底,绿色为
主,让华蓥山真正成为幸福的金山银山,祥和的金山银山,永远的金山银山。让华蓥山的美,美到深处,美在新时代,美得让世界都不容错过。
(七)
我还会负责地告诉你:
“缺氧”了,华蓥山可以“补氧”;“缺钙”了,华蓥山可以“补钙”;
“缺爱”了,华蓥山可以“补爱”……
你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迟早会住进小小的华蓥山。
你饱含深情的体温,迟早能把华蓥山捂热。这,就是华蓥山——一座洗面洗肺又洗心洗脑的大美大爱之山。
(八)
来吧!华蓥山等着你。华蓥山,也是你的山。你,也是山的王,山的主人。
新闻推荐
韩华林夫妇高兴地接过取暖器。党员服务队队员讲解冬季安全用电常识。1月3日,国家电网华蓥市供电公司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带着电热取暖器和大米、食用油等物资,专门来到地处高寒山区的庆华镇石佛沟村6...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