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农家小厕所折射乡风大文明

来源:西南商报 2018-01-09 11:49   https://www.yybnet.net/

“猪圈当厕所,到处是粪便;蚊蝇四处飞,臭气熏上天;寒风刺屁股,冷得打颤颤……”这是前些年流传在省级贫困村四川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村的有关厕所的民谣。

厕所,不仅是日常生活必备的设施,还是一个地方、一个家庭文明程度的标志。

高坪村五组年过花甲的陈维贵感受颇深。他家很穷,没有专用厕所,便把猪圈当厕所,人畜共方便。“即便这样,有时却把人弄得很难堪。”陈维贵说,大约10年前,他在猪圈解大手,不小心踩断了朽烂的圈板,他和猪一同落在粪坑中,好在粪坑不深,虽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却在左邻右舍中落下了抹不去的笑柄。

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为了安全,陈维贵便把厕所搬到卧室里——用粪桶做厕所。这样一来,方是方便了,但弄得满卧室都是粪便味。“哎,那日子真难受!”陈维贵的头摇得像货郎鼓。“而今不一样了,政府出钱帮我修的厕所,蹲在里面真安逸,不仅可以舒舒服服解手,还可安安心心玩手机!”

在高坪村,吃够了厕所之苦的不只是陈维贵一人。年过70岁的李华菊老人,虽然有一个专用厕所,但这厕所是用石头垒起的,又紧邻厨房,夏天,臭气熏天,蚊蝇飞舞;冬天,寒风刺骨,“上厕所就等于活受罪。”

“去年,在扶贫工作中,政府出钱不仅帮我家新修了砖混结构的厕所,贴上了瓷砖,安装了自来水,还帮我家改造了房屋。”李华菊满意地说,“现在的厕所修得太好了,我去解手还有点不习惯呢!”

“李华菊说的一点也不夸张。”高坪村“第一书记”张贤勇介绍,“我们村近两年享受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五改三建\’的贫困户就有60多户。特别是厕所改造,我们严格按规划统一标准修建,除通水、通电、通风外,还贴了瓷砖便于冲洗。”

据悉,华蓥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改厕等“五改三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来狠抓落实,取得喜人效果。

而今,高坪村乃至华蓥市又流传着新民谣:“农家厕所真漂亮,通风排水又宽敞。夏天冲凉真方便,冬天还可当澡堂。”

特约记者 邱海鹰

新闻推荐

送温暖礼包乐至志愿者“为帅乡+5℃”

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围上红围巾。本报讯(刘孝军罗亦)“为了城市的美丽,您辛苦了,这是我们送给您的温暖小礼包……”1月7日,时至隆冬,寒气逼人,但乐至却涌动着阵阵暖意。当日下午,乐至团县委、天池镇西街社区...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家小厕所折射乡风大文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