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东兴区永兴镇碧云村,老李头手持锄头坐在土埂上,望着土里刚栽植的李子树苗,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年后,你们再来时,这些李子树就挂果了。”
老李头名叫李远光,今年64岁的他,如今是永兴镇碧云村首个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股东”之一。与他一起成为“股东”的还有同村的另外104户村民,其中包括该村30户贫困户。
永兴镇碧云村,共有661户1631人,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虽不是贫困村,却有30户贫困村民。2017年4月,为了帮这30户贫困村民脱贫,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黄麟植作为驻碧云村的“第一书记”来到这里,进行“插花式”扶贫……
◇雷小平 本报记者 曾利军 全媒体记者 黄彬鹏 文/图
栽种“五月脆”村民看到新希望
1月2日,新年伊始。在东兴区永兴镇碧云村的田间地头,30余名村民举锄开垦,栽种名为“五月脆”的李子树。
“我把全部的地都入股了,这是我们家的新希望。”已过花甲之年的村民李远光干劲十足。
说起“五月脆”,李远光更是起劲,他告诉记者,“五月脆”是李子的新品种,个大味甜,入口不苦,还可以轻松“脱骨”,这种诱人的李子在全省都不多,仅有两个地方种植,如今,碧云村成为了它在全川的第三处所在。
据介绍,2017年,由碧云村105户村民组成的碧浓安专业合作社成立,碧云村30户贫困村民也参与其中,并利用自家的土地入股。1月2日,该专合社社员相聚在碧云村4组、8组和9组新开垦的土地上,用70亩土地栽种承载着希望的“五月脆”种苗。
“今天栽种的这些李子树就是我们以后的主要经济来源了,脱贫致富都要靠它们。”对于贫困户练华高来说,这个挂果后每斤售价20元的李子是他脱贫的希望。
“以前,我的土地只用来种红薯和玉米,辛苦一年,到头来仅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练华高告诉记者,他以前没有想过,这块常年被用来种红薯和玉米的土地,还可以用来种果树。
村民当“股东”专合社带来新盼头
2017年4月,黄麟植暂离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为了派驻碧云村的“第一书记”。
来到碧云村,黄麟植通过走村访户、了解村情,掌握了碧云村的实际,他意识到碧云村生态环境优越,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没有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成为当务之急。“专合社”这个名词在黄麟植的脑海中闪现,决定也由此产生:依托专合社发展村集体经济。
谋定即动,雷厉风行的黄麟植不久便拿出了计划。邀请专家考察研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终于,一个名为“碧浓安”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全村30户贫困户全部把土地转换成了合作社的“股份”。
“这次种的‘五月脆\’李子,是找来了内江市农科院的专家对村里的土地、气候等进行综合评估,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再与资中‘好农夫\’柑橘杂交基地合作,进行种植的。”黄麟植告诉记者,此次栽种的李子将于2019年5月开始挂果,到2020年每株树可挂果45斤左右。
李远光告诉记者,目前他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在1万元左右,等到2020年后,他的5亩土地,光是销售李子就能够赚5万余元。“那个时候,我就真的成了老板了。”李远光笑着说。
站在新起点勾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
“专合社成立了,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黄麟植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也为碧云村走上致富路带来了机遇。
黄麟植介绍,由于李子树的栽种间距较大,目前他们与内江市相关餐饮企业签订了合同,他们将在李子树间距中种植朝天椒。
“以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待果园发展成熟后,还将举行李子采摘节、乡村游园活动等,为村民增收。”黄麟植和碧云村的村民对碧云村的明天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苗海洋2017年以来,华蓥市政协充分发挥优势,围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主动作为、建言献策,深入开展“我为‘环保年\’添光彩”活动,为建设美丽华蓥作出了积极贡献。植树造林,身体力行绿化秀美山川201...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