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乡城新闻 > 正文

大山里的蓝色 “摇钱树” ——乡城县尼斯镇沙孜村千亩林标准化蓝莓基地走访记

来源:甘孜日报 2015-07-22 01:04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在基地采摘蓝莓。

■ 本报记者 杨珂 张涛 文/图

7月,正值蓝莓的盛果期。近日,记者走进乡城县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尼斯镇沙孜村千亩林标准化蓝莓基地,只见晶莹剔透的蓝色果实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带着准备好的小袋子,记者迫不及待地走进基地,寻找成熟的蓝莓。饱满的蓝紫色浆果,放两颗到嘴里,酸甜可口、两颊生香。由于是自己亲手采摘,感觉入口的蓝莓更加新鲜爽口。据基地负责人陈康宁介绍,该基地自2008年引种蓝莓种植成功后,截至目前,已发展到90多亩,堪称乡城县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这里的蓝莓育苗、栽培技术在甘孜州同行列中处于领先水平。

自从有了基地,尼斯镇沙孜村里的剩余劳力都有了“用武之地”,男的在基地干农活,妇女在公司搞蓝莓采摘、包装。更多的农牧民在蓝莓加工厂上班,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记者在基地遇见正在采摘蓝莓的次仁桑格和倾忠,她们是蓝莓基地聘请的女采摘工,专门负责蓝莓的种植、采摘和包装。次仁桑格满脸喜悦地对记者说:“四年前,基地开始招聘采摘工,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谁曾想这一做就是四年。采摘工的工作不是很辛苦,蓝莓的产果期只有5个月的时间,除了这5个月比较忙以外,其他时间只需为蓝莓除草、施肥。朝九晚五的生活,家里的农活也不耽误,收入也增加了。我们这也算是过上‘白领\’的生活了。”说到这里,次仁桑格开心地笑了起来。倾忠告诉记者:“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在县上读中学,以前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孩子他爸在外务工和每年挖虫草、松茸,一年的所得只够日常开销,没有什么结余。自从我在这里工作以来,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公司每月发给我们30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也是近4万元的收入,家里开始有了存款。我和孩子他爸还想着多存点钱,以后让两个孩子到大城市去读书,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蓝莓基地种植蓝莓的历史不过7年时间。然而就在短短7年间,基地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集育苗、种植、鲜果采摘、销售的全产业链路径,如今在建的蓝莓深加工厂也将为乡城蓝莓产业增添一抹亮彩。

“土地是最有情义的,付出就有收获。”陈康宁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几年前的夏天,蓝莓基地第一次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让他欣喜若狂。而今年让他更加兴奋的是基地生产的蓝莓,刚掀开“红盖头”便在市场上获得一片叫好声,在重庆市场上,内地产的蓝莓一盒卖30元,而该基地的高山蓝莓却卖到了60元一盒。

谈起种植蓝莓7年的经历,陈康宁万分感慨。2007年,公司在山上选择7亩地作为种植蓝莓“试验田”,全部试种成功。初尝甜头的公司决定建立种植基地,开发了90亩地。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从内地买回来的育苗全部培育失败,造成公司上千万元的损失,公司所有人培育蓝莓的高涨热情一下跌落到谷底,甚至有员工想放弃离开。当时,不甘心的陈康宁天天到地里查看蓝莓育苗,一天他突然发现田间还有几颗长势良好的蓝莓树,并且上面还挂满了果实。陈康宁一阵欣喜,马上找来技术人员探讨,决定重新选择育苗进行新一轮的培育。他们请来西南农大的教授到公司培养种植专业技术人才,再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员工,经过一年的努力,基地的育苗全部成活,第二年就结出了果实。

如今,蓝莓基地发展产业的步履跨得更大,今年,公司在村里建起了蓝莓深加工厂,明年将陆续生产蓝莓干、蓝莓干红、蓝莓饮料、蓝莓酱等多种产品,使蓝莓的副加值进一步提升。对于明年基地的年收入,陈康宁自信地估计可能会在500万元以上。

一棵蓝色“摇钱树”不但成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让乡城县的山地高效农业找到了最好的出路,而且带动了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今年蓝莓产量较去年大幅增长,吸引众多游客来基地品尝美味,体验采摘乐趣。随着游客的增多,当地的农民开始发展起了旅游接待。蓝莓已真正成为了尼斯镇沙孜村农民的“摇钱树”。

新闻推荐

以全域旅游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紧接第一版)把水道加宽铺浅,加大两边绿化,每个节点种上当地的果树,既可以遮荫,又可以作为游客的歇息点,显得更自然、更生态,体现休闲……”在水街项目的建设现场,就如何围绕旅游抓重建,益西达瓦与施工企业...

乡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乡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真情服务暖心田2015-10-21 13:15
猜你喜欢:
评论:(大山里的蓝色 “摇钱树” ——乡城县尼斯镇沙孜村千亩林标准化蓝莓基地走访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