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最美接种医生、色达县泥朵乡卫生院医生秦孔平
□本报记者 石小宏
不久前,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光明网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接种医生”公益评选活动中,来自甘孜州色达县泥朵乡卫生院的秦孔平获得了全国“最美接种医生”的殊荣。
25岁的秦孔平2011年从甘孜卫生学校护士专业毕业后,第二年通过公开招聘来到色达县泥朵乡卫生院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色达县平均海拔约4000米,气候恶劣,平均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而泥朵乡又是色达县条件最艰苦的乡之一,1029户牧民常年游牧,居住分散,户与户之间的距离平均在7公里左右,最远的村距乡政府有100公里。
刚到泥朵乡卫生院时,秦孔平极不适应,连走路都困难。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女孩子,卫生院的同事总是尽量让她少下村。一个月后,在慢慢适应泥朵乡的气候后,秦孔平主动跟着同事一起下村开展工作,从那以后,她的足迹遍及近1万平方公里的泥朵乡。
2012年12月,秦孔平在下村开展预防接种时突遇暴风雪,导致感冒伴发急性肺水肿,连续输液8天才好转,让本来身体虚弱的她更加瘦小了。县卫生局曾提出把她调离泥朵乡,到气候条件好点的乡镇工作,但被秦孔平回绝了,她对领导说:“我还能坚持,等实在不行再走吧!”她把泥朵乡当成了自己的又一个家,三年中,先后几次放弃调离机会。
与内地相比,色达县的免疫规划工作起步相对滞后,由于当地不少群众对接种知识的不了解,不愿意配合接种,认为孩子身体好好的,没有必要打预防针,有的甚至把小孩藏起来。对于秦孔平她们来说,恶劣的天气、艰难的道路、艰苦的生活条件都是小事,让乡里的所有孩子接受预防接种,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大事。思考再三,秦孔平觉得必须对群众加强预防接种的宣传,让大家从了解到接受。秦孔平开始努力学习藏语口语,在医院经常和病人和懂藏语的前辈们学习,慢慢地能用藏语向群众讲解预防接种知识和国家惠民政策,使他们渐渐地改变了观念和态度。
在泥朵乡要完成一轮预防接种工作需要20多天,下村开展预防接种都会骑摩托车,一些村寨不通公路,需要骑马,来回就得4天至5天,风餐露宿成了家常便饭,三年时间里,秦孔平因为经常下村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饮食和生活极不规律,年轻的她患上慢性胃炎、风湿病等疾病。
2013年冬季的一天,秦孔平了解到在距卫生院50多公里的东然村,有一户村民有了一个新生儿,她便和一位同事骑着摩托车冒着大雪上门为孩子接种。当时的气温是零下20多摄氏度,一路上风吹得眼睛无法睁开,到村的时候,全身已被冻僵,手脚都没了知觉。两人顾不上休息,立即准备给孩子接种,可孩子的母亲却坚决不让秦孔平为其孩子打针。一路的辛苦换来的是不理解,秦孔平和同事把委屈埋在心里,反复讲解接种知识,最终孩子的妈妈同意给孩子接种。
在秦孔平努力下,三年里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有了变化,对预防接种接受程度大大提高,有的还主动带小孩到乡卫生院接种,全乡的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新闻推荐
眺望改造后的省道路色年路。本报讯(尹东云降措文/图)“走走停停大半天,一看行程才一半,有时还要在路上过夜。”6月10日,笔者在色达县采访时,该县司机老王回忆十年前的交通状况时感慨地说。他告诉笔者...
色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色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