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说起自己到色达县种植大棚蔬菜的经历,脸已经被炽热的阳光“烤”成古铜色的周道平打开了话匣子。“来色达之前,我们常年在外地打工。2005年,经亲戚介绍,来到约若村开始种植大棚蔬菜。”
为了种植大棚蔬菜,他们夫妻俩当时做了不少“功课”。周道平说,由于是首次在海拔3900米的高原种菜,当地之前也没有种植蔬菜的先例,再加之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一无所知,所以当时还是费了些周折。经咨询了有关专家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试探性地开始了大棚蔬菜种植。刚开始时几家人只建了13个大棚,真没想到成效比预期好,大棚里的蔬菜长得快、产量高,因为蔬菜新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提高土地利用率,调节好大棚温湿度,种植与外地菜互补的蔬菜品种,注重管理,施用有机肥,减少病虫害,保证蔬菜品质。只有这样,随着蔬菜市场价格的攀升,蔬菜大棚的技术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家的日子才会有奔头。”在周道平家的大棚里,他指着挂满枝头的黄瓜、西红柿,向记者和前来“取经”的村民们介绍起了他的大棚蔬菜“种植经”。
周道平告诉记者,别看蔬菜长势喜人,可真种起来才知道是个“磨人”的活儿。自家建的5个蔬菜大棚,每年腊月就开始培土下种育苗,次年3月份才能将小苗移栽到日光大棚,到了5、 6月份后,各类蔬菜陆续上市。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开始种植第二、三季蔬菜。一年三季菜,大部分时间都在大棚里忙活。周道平说,自己负责种菜,妻子则负责卖菜,夫妻俩既分工又合作,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五、六万元的纯收入,比打工强多了。最关键的是,当看到当地居民吃上本地菜时,心里更是乐滋滋的。
其实周道平心里乐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收入节节攀升,还有在他们的影响下,当地人一改不种蔬菜的习惯,开始投身大棚蔬菜种植。
由于地处高原,气候恶劣,色达县的蔬菜种植业相对滞后,当地居民吃菜基本上都是从千里之外的成都、西昌、泸定等地运来,蔬菜不新鲜不说,而且价格也比较贵。这些年通过辐射带动,县城周边家庭式的大棚蔬菜种植户已经发展到14户,本地蔬菜供应量已经占了全县三分之一的蔬菜市场份额,各乡镇也纷纷效仿,加紧建设蔬菜大棚,基本上实现了乡乡都有蔬菜种植户。县农牧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胡朝智告诉记者,为改变居民吃菜难的现状,当地加紧调整产业结构,加力扶持设施农业,加快蔬菜大棚建设步伐,积极引导老百姓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不仅保证了蔬菜供应,丰富了市场菜品,也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现在,县上又在省、州和援建县的支持下,投资350万元,在五七牧场建起了占地70亩的20个现代化蔬菜大棚,目前正在开展招租工作,如果这20个大棚投产,本地蔬菜将会支撑起色达蔬菜市场的半壁江山。
“我们除了正在组织当地群众向周道平这样的种植户学习种植技术,引导他们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带领其脱贫致富外,还瞄准当地市场需求,畅通蔬菜供需渠道,及时解决蔬菜及农产品‘买卖两难\’问题。进一步做大蔬菜种植业,叫响本地蔬菜品牌,”谈及未来的发展,胡朝智信心满满。
周道平的弟弟周道洪告诉记者,他也很看好在当地种植大棚蔬菜,希望像哥哥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当地人吃上本地菜,也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新闻推荐
巴德的彩绘石刻作品巴德正在给作品上色所彭正在刻制作品■本报记者周华陈斌文/图彩绘石刻作品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其技艺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主要分布在色达、石渠、丹巴...
色达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色达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