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草原牧民采挖虫草的季节,也是案件多发时节。每年5月到7月,在海拔4200米的色达县亚龙乡——
□东风 本报记者 陈建兵
一顶绿色帐篷搭建在草原上的通乡公路旁,用一根直径50厘米的圆木架设出了检查栏杆,4名穿着不同制服的小伙子坐在一旁,等待着从这里进出的各类车辆。他们身后是遍地牛羊的大草地,一些牧民在这里寻找虫草。
近日,记者来到海拔4200米的色达县亚龙乡综合检查站——一个以当地公安为主,由交警、林政等执法部门共同组成的临时卡点。在3个月的时间里,11名年轻执法人员要负责5个乡近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牧民在虫草采挖期的通道安全工作。“不仅是要耐得住寂寞,更要保得住平安。”亚龙乡派出所所长杨方彬笑道,“这就是我们牧区虫草采挖季的‘多种部队\’。”
执法检查,为牧民们保安全
进入5月,色达县就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虫草采挖时节。此时,数以万计的牧民会将牛羊赶上山,然后携家带小漫山遍野寻找虫草。
“虫草是牧民最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也是他们最重要的副业收入。”26岁的派出所民警徐世成在这个综合检查站已经干了3年,他说,每年的这个时节草原上人最多,除了当地牧民,还有大量外省、外县的人员来收购或采挖虫草,有时会发生矛盾纠纷。
为确保虫草采挖有序进行,消除种种安全隐患,收缴非法器械并威慑犯罪分子,色达县在这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每年5月到7月设置了这样的综合执法检查站,以将隐患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
“经常有非客运车辆拉着牧民进出,我们就必须让他们转车到客运车辆上。”徐世成说,很多牧民对法律不太懂,每劝导他们一次,就是一次细致的法律宣传工作。
为了和牧民沟通,这个卡点上派驻有3名色达本地干部,他们既是翻译,也是老师。平时一有空闲,像徐世成这样从内地来的干警就会跟着学藏语。现在,徐世成说自己听牧民们讲话是没有多大问题了。在这个卡点上干过7年的乡派出所所长杨方彬,现在已经可以流利和当地牧民交流了。
夜晚不眠,换来牧民的笑颜
帐篷内有4张用木板搭建的木床。在这个卡点,11个人分为2批,轮换着从早到晚24小时开展工作。
在色达,亚龙乡综合检查站的海拔还不算太高。但就是5月,这里白天的温度也不会超过10摄氏度,晚上则迅速下降到零下好几度。如果下雪,气温就更低。
“白天还好,晚上在卡点上是睡不着的。”县林业局林政工作人员左热说,除了要为从山上下来的牧民检查放行,更重要的是防止木材偷运行为。
这个帐篷里那4张用木板简易拼搭出来的木床上,除了垫了一个当地牧民爱用的“沙登”(藏语,用布或皮缝制,里面填充干草或麦秆)外,他们只有一床并不厚的棉被。“虽然冷,我们也不能盖得太厚了。”卡点上的协警员扎西说,因为要频繁地爬出被窝进行执法检查,所以要避免一下过冷一下过热而患病。
记者发现,这里进出的牧民都会对执法人员报以微笑,有时还会开上一些玩笑,拉些家常。亚龙乡上邱果村牧民汪滚说,有了这个卡点,村民们可以放心地在山上挖虫草。
辖区巡逻,在工作中传递温暖
驻地在亚龙乡的3位派出所民警,除了在综合执法检查站里设卡执法检查,还肩负辖区内的治安防控。
亚龙乡的管辖面积足有315平方公里,而且全是朝着草原深处走,用牧民们的话说就是越走越远,越走越没有路。
“没有轮到卡点值班时,我们就要走村上山搞巡逻。”杨方彬说,能开车去的地方就开警车去,不能开车之处就骑摩托车去,一般每次往返要跑100公里以上。
“牧民定居点实施后,在虫草季节和游牧季节里,只有老人留在定居点,所以必须经常去走访排查。”扎西说,大家还要对山上帐篷集中区进行巡逻。
几天前,徐世成在牧民定居点走访中,发现了一个叫苦乔的牧民患上急性肠胃病,在房子里痛得打滚,他第一时间将这名牧民送到了山下的卡点上,再转送至医院。“现在他们一家人都很感激我们警察。”亚龙乡党委书记斯诺说。
“只要能让牧民们安心搞好生产,我们心里也就踏实了。”挥别亚龙乡综合检查站,记者脑海里始终想着这些皮肤晒得黝黑、年纪看上去至少大了十岁的小伙子们的言语,想着他们帐篷里一箱箱的快餐面,和他们与牧民间那份亲切。
新闻推荐
编者按荒漠,在向我们逼近。川西高原、川南的部分地区,沙漠化、石漠化趋势已非常严重。截至去年,四川省荒漠化土地已达164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3.38%,其中石漠化73万公顷,沙化面积91万公顷。荒漠化,实际是...
色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色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