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甘孜新闻 > 正文

磨西“宝地”的华丽嬗变

来源:甘孜日报 2018-12-07 01:01   https://www.yybnet.net/

2018年磨西镇全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磨西镇。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磨西镇古街换新颜。

前言

初冬时节,走在磨西镇上,只见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巍巍雪山与这里秀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的街道,法式教堂建筑,藏式宾馆群,构成磨西镇最亮景美的风景线。

“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磨西镇位于甘孜州东南部,地处四川之巅贡嘎山东坡,坐落在崇山绿水间。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国家5A级景区,以其“幽、秀、险、雄、奇”的自然风光享誉全国。背靠“名山”,立足“绿水”,磨西镇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不断深化拓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丰富内涵,将一个相对偏远落后的农业镇,发展为镇兴民富旅游旺的“特色旅游城镇”,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华丽嬗变。

◎甘孜日报记者 陈斌\文 李麒麟\图

一座城

磨西镇的成长“密码”

11月23日,记者通过走访甘孜州旅游名片——磨西镇,还原一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沃土、一块生态环境优美的乐土、一个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特色旅游城镇的成长密码。

“以前我们这里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村民们靠种地来维持生计,每户的纯收入根本不够一个家庭过活。为了生存,许多人只得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磨西镇党委副书记罗前华说,“是旅游大开发,让村民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随着海螺沟景区旅游业加快发展,附近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开办农家乐、有的发展种植业,大家不用出远门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好。”

1988年,海螺沟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冰川公园。1995年5月,海螺沟旅游度假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6月,海螺沟景区管理机构再次进行改革,成立甘孜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随后,磨西这块风水宝地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这里民风古朴醇厚,融民族、宗教、红色、茶马文化于一体,建筑以川西民居结构为主要特色,被誉为漂浮在古冰川遗址上的川西风情古镇,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罗前华介绍说,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但要把这财富保护好,并发扬光大,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自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磨西就被赋予了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加速城镇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名片”的重任。近年来,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党委和磨西镇党委政府不断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对该镇进行全方位高标准包装改造,呈现一派“黑瓦银面马头墙,雨篷檐口古门窗”的川西建筑风格,与周围山水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铺装游览步道,兴建亲水平台,开展水体治理、堤岸建设、河岸绿化等河道整治工作,给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环境清新、景色优美的亲水空间;推进管网入地,逐步实现集镇“无杆化”;新建群众休闲广场、旅游厕所等,添置多功能的环保分类垃圾箱、垃圾桶……

截止目前,磨西镇的蜀山之王、大转弯、水街入口、岩石公园等景观工程已经完工。该镇建筑风貌累计完成投入约10000.00万元,亮化工程累计完成约3000.00万元;景观工程累计完成约1000.00万元,栈道工程累计完成投入约800.00万元。合计完成投入14800.00万元。预计今年12月初,磨西镇建筑风貌,磨西镇景观节点工程和磨西镇亮化工程全部完成。

磨西镇不仅在建筑风格、基础设施、城镇品位、旅游要素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镇管理更加有序,城镇环境更加优美,树立了“干净、有序、优美”的城镇形象。

“环境好了,磨西镇再也不是游客上山下山的‘过路店’,而成了观光休闲的好地方。”罗前华向记者介绍,如今,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特色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店铺一个挨着一个,店铺装修自然古朴,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景区周围,乡村温泉酒店、特色农家乐等旅游新业态,成为游客温暖体验、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一个人

老百姓吃上“旅游饭”

11月24日,记者驱车来到了磨西镇柏秧坪村,放眼望去,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掩映在树林中,平坦的水泥路将家家户户连在一起,村文化广场上的老人们正悠闲地拉着家常,小孩在院坝里嬉戏打闹,处处呈现出一片新农村的和谐景象。

入冬之后,天气日渐转冷,温泉养生成为游客温暖体验的好去处。记者在柏秧坪村看到处处车水马龙,来自外地的游客把这个温泉小村“挤”得满满的。

在柏秧坪村村支书刘继康新建成的“半亩山庄”里,一排川式木斗结构的二层楼房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能和城里人的住房媲美。“如今,赶上好政策,村里人全都住上新房子,喝上自来水,铺上了水泥路,出门就有卫生所、小卖部,办啥事都方便,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村民们依靠村里丰富的地热资源,纷纷办起了温泉山庄,在让游客吃得美味,住得舒适,泡得惬意的同时,收入也比往年多了,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说起村里的变化,刘继康感慨万端。

谈及改革开放前的生活,刘继康打开了话匣:“以前,村里不通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联系。村里的山货、生猪运不出,外面的生活物资运不进来,全靠人背马驮。村民们上趟磨西镇,早起回家黑,来去一整天;即便卖头生猪,也要靠人用背架背到镇上,由于山陡路滑,生猪摔下河谷,一年的收入就‘泡汤’了。”

交通不便,经济也就无从发展。“当时,村民们只能靠山吃山,他们上山挖虫草、贝母等药材来维持生计。那时,村民与外界还采用物物交换的方式,用洋芋、麻去换大米,来改善饮食结构,经济非常拮据,日子过得‘紧巴巴’。”刘继康说。

如今,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们用上了电灯和无线网络、住上新房,接二连三的高兴事让刘继康激动不已。说话间,他指着路对面的房屋说:“你瞧,这些村民都是从半山上搬下来的,以前他们在山上住的是木屋,吃水得到山下用驴驮,来回一趟就2个多小时,水还要省着用。要是遇上天阴下雨,沿山坡修的小路泥泞难行,根本出不了门,更别说发展产业。如今,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现在,家家住上新房,户户通硬化路,人人有活干。”刘继康告诉记者,近年来,海螺沟管理局和磨西镇对柏秧坪村进行风貌改造,实施“五改三建”,让村容村貌比以前大为改观。为了让老百姓致富奔康,村里在政府补贴50万产业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旅游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们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

据刘继康介绍,去年旅游合作社收入10余万元,种植合作社收入近6万元,除了村上的提留外,其余全都分给了合作社的村民们;脱贫摘帽前,村里人均收入2500元,脱贫摘帽后,村里人均收入6500元。如今,全村有17户搞民居接待,有些村民在景区抬滑竿,有些村民在景区卖土特产,有些村民进酒店务工。同时,村里还成立了青年人才服务队、技术能人服务队和“爱心妈妈”家政服务队,旨在凝聚村民合力,发挥各自潜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今后,我们将实行‘农旅结合、文旅结合’,以各类节庆活动为契机,把柏秧坪村打造集温泉康养、民族风情文化、高山彩林观光于一体的精品村寨。”谈及村里未来的发展,刘继康信心满满。

一段记忆

海螺沟景区华丽转身

春赏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看雪景,一年四季美景不断,让前来一睹海螺沟冰川“芳容”的游客惊叹不已。然而,景区的声名远扬带来的不仅是与日俱增的游客接待量,更多的是对景区环境功能设施的巨大考验。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主体。5A级旅游景区,是每一个旅游景区的终极目标。

5A级景区作为景区建设中的最高等级,是一个资源禀赋优越、产品服务优质、市场效应优秀、社会效益极佳的精品景区。其所蕴含的极富市场价值的品牌号召力,成为当前众多景区经营管理者梦寐以求的梦想。为了这个目标,海螺沟人着实奋斗了很长时间。

2012年6月,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正式向州旅游局提出申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请示,提出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重点、以打造“海螺沟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2015年1月,州委、州政府成立甘孜州海螺沟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当月,“海螺沟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海螺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指挥部”。于是,从全州到景区,从领导到群众,都把创建国家5A级景区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一场海螺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正式展开。

谈及5A级景区创建历程,景区管理局副县级调研员、创建办负责人马宁向记者介绍说,当时,我们按照《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的评定要求,梳理并启动创建项目35个。旅游基础建设方面,完成景区公路黑色化铺设和提档升级,对景区内各游客乘车点、游线组织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观光车公交化运行,新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快餐中心、钢网步游道等30余个创建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城镇基础建设方面,实施海螺沟市政道路恢复重建、磨西路改造项目,完成磨西新兴两千余户民居风貌改造,景区旅游形象得到较大提升。

内部建设的提升让海螺沟人“心里有了底”,外部的声名鹊起则让海螺沟人“脸上有了光”: 2015年,海螺沟红石公园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中国旅游报》以专题文章《高寒地区的旅游厕所革命》推广海螺沟景区厕所革命经验、海螺沟景区旅游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6海螺沟巅峰温泉音乐盛宴、2016华侨城海螺沟中法高空扁带挑战赛、2016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等一批主题营销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海螺沟、爱上海螺沟,在清华、北大、中山大学等全国20多所知名高校巡展的“诗和远方Hello Go,与美同行海螺沟”主题摄影展,则借助大学生这一年轻活跃的群体进一步提升了海螺沟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2017年2月27日,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负责人远赴北京,从国家旅游局领导手中接过金灿灿的国家5A景区牌匾,这不仅意味着甘孜州拥有了首个国家5A级景区,也意味着海螺沟打造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

拿到5A的“金字招牌”,景区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宣传效应进一步扩大;但海螺沟景区人争创5A景区之路可谓艰难。过去,海螺沟景区受“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服务质量不进反退、营销宣传力小量少”三大瓶颈制约,在全省旅游接待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排名一度垫底,面临沦为“二流景区”的危机。

面对困境,穷则思变。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一班人重振士气,重树信心,着力推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以此摆脱旅游发展之难。由此,海螺沟凤凰涅磐,变“沙粒”之痛为“珍珠”之美,实现由“垫底”向“领跑”的成功逆袭。

有了国家5A级景区这个支撑,近年来,海螺沟景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景区“厕所革命”,以技术、风貌、管理、文化四项革命解决高寒地区厕所排放、防冻等难题;首创了景区“垃圾银行”,推出“捡垃圾换门票”活动,得到游客广泛赞誉;组建学生“小红帽”义务咨询服务队、农民义务市场纠察队,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同时,大力开展“山种树、路种花”绿色行动,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之美,营造了生态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坚持共享发展,把发展旅游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让老百姓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实惠,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马宁向记者介绍,过去的海螺沟,因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习惯于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广种薄收,贫困面达96%以上,被列为甘孜州康东地区最穷的地区之一。如今,海螺沟景区拓展延伸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和特色乡村酒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个不一样的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的极佳栖息地;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围绕旅游需求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不断顺应海螺沟人民生活新期待,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个脱贫增收的机会。

新闻推荐

甘孜全面推行依清单收费制度 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记者杨琦)记者从甘孜州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甘孜州全面推行依清单收费,着力治理各种中介服务乱收费,清理整...

甘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磨西“宝地”的华丽嬗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