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要结合深化农村改革,培育或引进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青稞、松茸、牦牛等特色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品牌,强化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要发挥好村民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作用,通过开办农民夜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知识,加强藏汉双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新生活,既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又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贫困群众家中和藏区新居建设现场,王东明逐一核实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信息,检查工作开展和作用发挥情况,并走进房间察看屋内设施,与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深入交谈,详细了解致贫原因、脱贫计划、住房建设和就业增收、医疗教育等情况。王东明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必须一户一户分析致贫原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特别是要在用好用足已有帮扶政策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做好贫困群众兜底工作,通过整合资源力量、设立相关专项基金、引导社会救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住房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就业、治病就医等方面的具体困难。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黄新初、范锐平、甘霖等18位省级领导分赴甘孜州其他各县(市),边走、边看、边问、边记,对脱贫工作进行全方位“扫描”。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帮助找出甘孜州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的8个方面共性问题和4个方面个性问题。
直面问题不回避,立行立改马上办。
8月31日,甘孜州召开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工作汇报会,通报全州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工作总体情况,传达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甘孜州蹲点督导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省州领导蹲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一一整改。
州委书记刘成鸣在会上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反思,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各地要以此次省、州蹲点调研督导发现的问题整改为契机,以点推面,继续深入所有贫困村,把工作做细,严肃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实责任、找出薄弱环节;要根据查摆到的实际情况,增添措施,着手整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推动形成真抓实干的氛围。要坚持目标导向,细化措施,真抓实干见成效。要吃透政策抓精准,围绕“六个精准”要求,进一步落实“五个一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脱贫方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严格考核抓“五有”,对照驻村帮扶机制,一项一项考评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农技员等工作开展落实落地情况。要集中精力抓基建,对今年脱贫村的道路、饮水、住房、网络、“三室一幼”等基础设施项目,打捆项目资金,倒排项目工期,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每月通报,尤其要将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头等大事,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要长短结合抓产业,培育壮大本地专合组织,引进工商资本,组织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到内地学习种养殖技术、培养致富带头人,引进对口单位的致富能手及专业合作社进州传授技术,引进内地优良种养殖品种,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各地要在交通条件好、自然条件好、群众致富愿望高、干部组织能力强的乡村建立典型引导、典型示范,形成一批农旅新村、养殖新村、种植新村、专合新村。要统筹兼顾抓就业,各县(市)要组建劳务公司,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有一定能力的贫困群众精准就地就近就业,并尽量组织群众到对口帮扶单位就业,促进贫困家庭持续稳定增收。要移风易俗抓“四好”,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爱卫生、讲文明,改变生活陋习,把勤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清扫庭院“五洗一清扫”作为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具体内容。要办好夜校抓引导,在贫困村组织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治、奔小康”专题学习教育,通过开办夜校引导群众学政策、学法律、学实用技术。要清理资源抓整合,把涉农、对口帮扶、政策补助、社会帮扶、金融支持等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同帮共扶抓活力,充分利用内地对口援建单位、包虫病综合防治项目、州县帮扶、社会援助等各方力量,进行协调、整合,举全社会之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要落实政策抓计生,相关县和部门要采取硬性措施,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坚决遏制人口无序增长现象,防止“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要规范细化抓内业,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改进,对档案资料和录入数据进行认真核对,确保脱贫攻坚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目前,脱贫攻坚蹲点督导脱贫工作顺利完成。然而,“回头看”的热度却并未消退,而是激发出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脱贫奔康的强大动力。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正如该负责人所说,整治“双超”绝非一朝一夕,是常态化的工作。据了解,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甘孜州将通过建立健全驻站各部门职能职责、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措施,建立相关职能部门驻站参与联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