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木雅祖庆学校 赵虎
“由抽象变形象”的牧区小学中段对字词的理解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模仿、表演、绘画等方式来充分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根据《小学新课程课标》为指导,针对牧区小学生学习的情况,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适合牧区学生的教学方式。它的实践对字词的理解由困难变得容易,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寓教于乐”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康定市木雅祖庆学校位于康定市塔公镇多绕嘎目村,这里是典型的高原牧区,学校采用的是甘孜州中小学教育一类模式,学生们在家用汉语交流的机会较少,刚来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最基本的“老师好”这样简单的汉语也不会说,有些甚至连一个汉字也说不出来,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到了三、四年级,进入了小学的中段,学生对于学过的大多数语句,只在头脑里形成抽象的概念,记忆只是机械记忆,遗忘较快。每逢老师解释字词时,用最通俗的话,列举再多的例子,大多数学生也难以理解,甚至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渐渐地就觉得字词课枯燥乏味,失去了兴趣。为了让学生们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根据《小学新课程课标》与牧区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由抽象变形象”这一适合高原牧区小学中段对字词理解的教学方法。
“由抽象变形象”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在对所学词语会认读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初步明白该字词的意思,再观察自己的生活、模仿、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现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该字词。展示的过程中如有不足或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继续引导直至正确为止。如果学生实在不知道该字词的意思时,那么老师则要以图片、简笔画、演绎等方式为学生展示,然后再让学生来模仿。
“由抽象变形象”的教学方式,符合牧区小学中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了对字词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再为不明白老师说的话而感到枯燥,而是能生动直观地理解了该字词,增强了对该字词的记忆。
“由抽象变形象”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将从对字的不理解,到通过艺术的形式得到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得到了快乐,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由抽象变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教师把课堂的大多数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去讨论、去探索、去实践,老师只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尊重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特长去选择不同的方式理解字词。
在长期的实践中,让牧区小学中段学生的字词理解能力增强,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牧区小学中段对字词理解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闻推荐
(紧接第一版)建立一批旅游警察分局、旅游工商分局和旅游巡回法庭,用法治保证旅游环境有序。九是建立一套政策法规。用好自治州的立法权,制定了《旅游发展条例》,出台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