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作品 2010年作《雪岭放晴拥惠风》530cm×124cm
李兵作品 2011年作《银河泛波》138cm×69cm
李兵作品 2012年作《正气开广宇》138cm×69cm
钱来忠
李兵是中国水墨画坛的一枝新秀,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开创了西域雪山画的新境界。
首先,李兵的水墨雪山画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长廊中,王维、赵干、范宽、王诜、夏圭、黄公望、马琬、吴伟、沈士充、王珲、弘仁等雪景力作,均未涉猎西域雪山胜景。但这些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笔墨精髓和意境表现方式却成了李兵探索和创新西域雪山绘画语言的动力先驱。李兵在借鉴古人皴法和留白技巧的基础上,把长短斧劈和大小斧劈相结合形成了块斧劈,把积墨和积水相融合创造出了积白法和挤白法,以多层次的笔触、多色彩的交融去营造西域雪山单纯而富变的景致。他的独到的水墨构成和明快光感,极大地提高了西部雪山在造型、色彩和机理上的表现力,比之现有传统山水画中其他技法更能艺术而客观地表现出西域雪山的特质,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因此,其文化内涵和创新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李兵的水墨雪山画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审美需求。
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神韵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观中最重要的特征。李兵水墨雪山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恰恰就是崇尚自然山水之美,在艺术表现自然景象中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展示山风雪韵,把西域雪山的冷逸之美转化成了富于情致的艺术之美,让人透过笔墨表现的自然物象看到了生动的意境,透过有限之景引发无限之思,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使人在观画中真切体悟和感受到其包孕的深刻意蕴。可见,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作品是超凡脱俗、极有灵性、极具美学价值的。
其三,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以诗题款丰富了西域雪山的灵韵。
李兵知雪山、爱雪山、对雪山情有独钟,不仅沉醉于用自己的笔墨语言画雪山,而且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学上的特长以诗歌咏雪山,并将其诗用于题写画款,使其画作锦上添花,大大提升了其水墨雪山画作品的表现力和品味,让人玩味颇多。
李兵题画诗中的雪山与他画笔下的雪山一样,几乎看不到朔风怒号、大雪纷飞的苦寒景象,倒是让那寒峻、清凉的雪岭给人一种坦荡皎洁、正义凛然的雄伟之感。在他的咏雪诗中,有的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满神山》诗云:“一夜清风换朝阳,万山残雪映霞光。神巅溢彩生图画,绿树吟涛蕴沧桑。”。他把西域雪山内在的独特韵味和品性以独到的绘画语言和脍炙人口的诗句描绘给世界,为社会增添了热爱自然、热爱环境、共建和谐的重要因子。
其四,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为中国冰雪山水画增添了骨干力量。
李兵的画无论是技法还是表现方式都与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有着很大的区别。从题材表现上看,于志学的画是侧重北国冰封的效果,雪的效果亦是冰状的居多。而李兵的雪山画,侧重西域寒岭千年积雪的效果表现,除冰川外几乎不涉及河谷冰冻,其取材纯粹来自高原,主要以写实的雪岭安排画面,着力展示西域雪山的磅礴气势,故而气象开阔。从技法材料表现上看,于志学善用矾水等材料工具。李兵画雪山技法较为传统,他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块斧劈”皴雪法,并把前人的“留白”技巧着力发挥,通过“积白”、“积水”、积墨“、积色”四位一体的特殊笔墨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
李兵的雪山绘画系列正在形成较大影响。祝愿李兵在绘画艺术的漫漫征途上日益精进、更上层楼,以不负众多师长和画坛同仁厚望。
(本文节选自《北于南李,开拓创新》一文,作者为著名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省美术馆馆长)
山水画创作的新视点
——我读李兵的画
郭公达
在当下多元而又反复的艺术情境中,我认为青年雪山画家李兵以极其冷静和执着的绘画品格来阐释古典绘画的现代审美情趣,无疑是当下山水画创作的新视点,这视点并非哗众取宠和人云亦云,他有独到的文化思考和对传统艺术在当下生存状态和价值的自我反思。
从眼前一张张展现西域雪山神韵的山水画作品中,我看到了作者李兵更多关注的是传统文人绘画所传达的笔墨理念和创作志趣,从石涛、八大、龚贤等人上溯元四家文人绘画一脉,这是中国文人绘画发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这一思路的体现就是远离尘格,追求创新。在浮躁的当下,像李兵这一代青年艺术家所作出的努力无疑是显得十分可贵的。
我还看到青年画家李兵的冰雪山水画大都透着明慧之气,极为注意通过绘画材料肌理的表现,表达出只有中国的宣纸毛笔才能表现的韵味之美,且使这种美成为一种有意指的语言,老舍先生曾说过“中国画的线条有着独立的美妙,真正的中国画是每一笔都够我们看大半天的”。又说“去把握中国画的笔力,有此笔力,中国画才能永远与众不同,给世界的绘画史中保持住他的特有的优越与崇高”。眼前李兵这些纯粹“李兵符号”、有着李兵独创笔墨技巧和艺术语言的画作,让我们分明看出了他这些年努力的成果和他特有的潜质。
青年山水画家李兵的聪明之处还在于他充分彰显了他的个性,他的画倜傥风流,若风行雨散,只有烂漫天真,春光满桢的特质,醇厚、浓酽、蕴含着深博的文化底蕴,即兴挥洒便古厚鲜活,处处醒透,处处旷达,充满迷人的魅力,于是我们完全可以说他的画是聪明中内涵源深动力,这就是近年来他的画被许多“明眼人”看好的原因,也是他从艺道路上采颉颇丰欲登顶造胜的缘由。艺术贵在创新,绘画更是这样。“画吾自画自合道,何必低首求同群”,我愿以此与李兵共勉。以其真挚和勤奋,李兵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画家。
(作者为中国美协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
秉承传统风韵 展示中国气派
——评雪山画家李兵作品
阿鸽
李兵先生是四川画坛的实力派画家,他的西域雪山画作品充满个性、充满内涵、充满思想性和民族性,既继承了传统精髓又富有自主创新精神。他的用墨、用色超凡脱俗、恣情挥洒,把传统笔墨与自然物象以及自身感悟都鲜明地展现在了宣纸上,既随意写景,又以景造意,法自然而不刻意雕饰,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力量雄健、气势恢宏,而且清爽淳朴、境界高远。不但符合传统审美要求,也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兵先生把自己独创的“块斧劈”皴法和“挤白烘染”画雪技巧与严谨认真的创作理念统一在了笔墨、构成、设色和意境中,使其雪山画作品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在格调和形态上诠释了中国绘画的变革规律。李兵先生的成功探索,对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气派,抵御境内外艺术糟粕侵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学术价值。
(本文系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阿鸽在全国政协礼堂张学群李兵书画作品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
雄伟与秀雅兼具
——赏读李兵的西域雪山画
刘海博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长廊中,历代冰雪画家大多采用中锋勾勒和烘染留白的画法表现美丽的雪景。而当代冰雪画家、西部中国书画院院长李兵却用“块斧劈”(即多层次的笔触、多色彩的交融)表现西域雪山莹洁而丰富的景致。“块斧劈”是他通过对雪山光影变幻的仔细观察和精研小斧劈皴、大斧劈皴,并加以大量的实践探索出来的雪山画法。
李兵长年工作在甘孜地区。这里有蜀山之王——贡嘎山,有美丽的雀儿山,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三神山,有红军长征时翻越过的夹金山。在甘孜周边,还有云南玉龙雪山、青海玉树巴颜喀拉山,以及西藏众多的神山。对这些崇山峻岭、峡谷荒原,他大都前往观光或近距离写生。多次艰苦的写生,培养了李兵淳朴、坚毅、勇往直前的品质,也为他突破传统画雪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兵的冰雪画,以独到的水墨构成和明快光感,极大地提高了西部雪山在造型、色彩和肌理上的表现力。其画法比传统山水画中其他的技法更能表现出西域雪山的特质,使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李兵笔下的雪山,随着太阳、云彩的变幻和从早到晚的时间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或灿烂夺目、或银光挥洒、或腾云拨雾、或身披红霞。李兵完全把自己融入雪山胜景之中,并把神奇的自然景致痛快淋漓地泼洒于宣纸之上。
李兵的《铁骨丹心》以大视野的镜头,表现了巍峨、圣洁的雪山胜景。他把西域雪山的冷逸美转化成富有情致的艺术美,让观者透过画面可以感受到雪山的神采。在黑与白的极度反差中,在光与影的清冷旋律中,在生命舞动与千年冷寂中,李兵的雪山画引发了我们对雪山的无限遐想。
在《珠峰夕照》中,李兵用写实的笔墨描绘了珠穆朗玛峰身披红霞、傲然屹立的冷艳与壮美。珠峰仿佛是一位身披红纱的仙子,向世人展现她冰清玉洁的气质。这里没有朔风怒号、大雪纷飞的苦寒景象,只有寒峻、清凉的雪岭,给人一种坦荡皎洁、正气凛然的雄伟感。
李兵知雪山、爱雪山,对雪山情有独钟。其师黄纯尧说:“李兵的画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行笔灵动,粗细交错,以粗为主;用墨擅长在干湿、浓淡之间变化,以浓湿为主;画水则急流滚滚,画云则清幽飘浮。尤其是雪山画,气势雄伟,又兼具秀雅之气……”
李兵的雪山画给人一种天高地远、出尘绝世的强烈震撼。这种震撼,绝不是一刹那间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而是具有数千年底蕴文脉的人文理念在这一刻的凝固。李兵的西域雪山画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赞美雪域高原上各族人民坚强不屈、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为主线,构建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艺术世界。(原载于2011年8月17日《中国书画报》)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冷一婷近日,记者获悉,四川省政府批准并印发了《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成都、泸州、遂宁、甘孜4个市(州)中一定范围作为“先照后证”试点先行改革,放松对市...
甘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