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模式”是雅安市委、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力合作,确立的以“市级层面、分步实施”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体制改革新模式。它开辟了省市电网合作的先河,实现了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的有机整合,促进了雅安电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优势转化,为雅安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王抒祥 徐孟加
“雅安模式”创建背景
雅安是国家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境内有青衣江、大渡河两大水系,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1600万千瓦,可开发容量1323万千瓦。2000年以来,雅安市委、市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水电产业作为助推全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加快推进全市水电资源开发。但与雅安丰富的水电资源不相称的是,长期以来薄弱的地方电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制约电能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雅安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实施工业富民强市,就必须以强大的电网作为支撑;要加快推进雅安跨越发展,就必须加快水电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通过加强同省电力公司的合作,注入电网建设资金,加快雅安电网建设,改善电网结构,才能彻底解决制约雅安经济发展的电力瓶颈。与此同时,省电力公司站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为加快建设水电送出大通道,确保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也需要在特高压电网建设等方面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的发展战略需求为彼此的深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雅安市委、市政府突破了来自内外上下的重重压力和种种质疑,作出了与省电力公司紧密合作,依托国家电网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抉择,并在雅安市第二次党代会和二届一次人代会上列入了“十一五”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双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经过多次友好协商,共同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确立了以“市级层面、分步实施”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体制改革新模式,亦即“雅安模式”。
“雅安模式”主要特征
雅安市委、市政府同省电力公司开展的合作模式是以资产为纽带,在维持“三个不变”(重组后地方电网企业属性不变、电价管理权限不变、税收缴纳渠道不变)的前提下,以“四统一”(对全市电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为目标,通过股权置换和增资扩股方式,由省电力公司将在雅安投入的电网资产置换雅安市国资公司持有的雅电集团的股份,并认购雅电集团增发的股份,实现对雅电集团的绝对控股。以重组后的新雅电集团为平台,雅安市政府委托省电力公司对雅安电网进行资源整合,将省电力公司前期已实现控股的石棉富源电力公司和原属地方政府管理的天全、荥经两县电力公司与新雅电集团进行资产重组,最终实现全市电力“一张网”的目标。
“雅安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市级层面搭建资源整合平台。省电力公司不直接控股管理县级供电企业,而是通过对雅电集团的资产重组,以雅电集团为市级平台,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将各县级电力公司改造为雅电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市级平台”既达到了理顺电网管理体制,有效整合供电资源的目的,又保持了市级电网管理的完整性。这是“雅安模式”有别于其他模式的明显标志,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创新。
“三个不变”切实维护地方利益。“三个不变”的明确,在确保省电力公司对雅安电网“四统一”管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尊重和维护了雅安市的管理权益和既有利益,体现了双方的平等合作,为“雅安模式”的确立和不断深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着眼长远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深度合作,省电力公司持续加大对雅安电网的投入,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制约雅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瓶颈,促进雅安工业富民强市战略的实施,更好地服务民生,推动雅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通水电送出通道,为雅安乃至甘孜、西藏丰富的水电资源实现跨省跨区外送提供支撑,为“川西电力枢纽”建设奠定基础。
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雅安模式”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对实现雅安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雅安模式”成效显著
“雅安模式”助推了省电力公司与地方的统筹兼顾发展。通过深入推进“雅安模式”,重组后的雅电集团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体制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县级供电企业全资化改造,实施产权级次压缩和非核心业务整合,创新管理模式,集团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重组三年来,雅电集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结构合理、规范有序、激励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雅安电力发展进入了 “三新三化”(“三新”即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以及电网发展模式创新,“三化”即集团化、一体化、规模化)的新阶段,公司已由过去规模较小、覆盖不全、业务分散、管理松散的地方电力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近30亿元,供区覆盖全市七县一区,发供电核心业务突出的特二型企业,售电规模跃居全省第六位,市场占有率达到92%。
“雅安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组以来,雅电集团大力实施供电服务提升工程,提高服务技能,优化服务流程,开展优质服务进社区、到农家和困难帮扶活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大大提高。针对城区配网薄弱和设备老化严重的问题,雅电集团加快城区配网改造升级,全面推进老旧供电台区和居民客户户表改造,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集团累计投入10亿元资金开展全市农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网完善提升工程和灾后重建,实现了电网“户户通”,在供区范围内消灭了无电户,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值得一提的是,电力企业以服务大局、改善民生作为自身首要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冰雪洪涝灾害中,雅电集团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抢通受损线路,全力做好抢险救援的电力保障,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促进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雅安模式”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电力体制改革,省电力公司和雅安市委、市政府形成了加快电网建设的巨大合力,彻底改变了过去零敲碎打的电网发展模式,区域电网更加坚强。通过加快电网建设,雅安电网结构不断完善,运行方式更趋合理,电网稳定性、安全性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稳步提升,电网“卡脖子”问题基本消除,全市“一张网”和“四统一”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按照“十二五”雅安电网规划,省电力公司“十二五”期间将在雅安投入电网建设资金80亿元,作为国家“二交三直”特高压中部通道起点的雅安芦山特高压项目也将在“十二五”建成,雅安建成“川西电力枢纽”的发展目标已指日可待。
(作者王抒祥系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徐孟加系雅安市委书记)
新闻推荐
本报关于成都支教老师胡忠、谢晓君夫妇事迹的报道感动中国,启发电影工作者的灵感——还有10多天,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胡忠、谢晓君夫妇将踏上回高原学校的路,与他们同回的,还将有一支来自...
甘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