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琴获奖。(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左杉
8月19日,是第二届中国医师节。中宣部、卫健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10位“2019 最美医生”。其中来自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斯木乡中心卫生院的乡村医生谭晓琴荣获“最美医生”的称号。
这位身患癌症仍常年耕耘在高海拔藏区的乡村医生,用自己的医者仁心,守护藏族乡亲的身体安康。8月26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谭晓琴,她说:“作为百万个乡村医生代表,获得最美医生的奖项,非常荣幸。选择高原,就是选择奋斗,我要让呵护生命的格桑花在高原绽放。”
她是高原上的好女儿“乡亲需要我,必须回去”
作为一个出生于炉霍县斯木乡的80后,谭晓琴从小就聪明好学,早早接触了医学。“我父亲是当地的一名乡村医生,所以从小我就对医生这个职业有耳闻目染。高原藏区地广人稀,医生很少,看病很不容易。父亲白天在医院忙不停,到晚上,还有不少病人追到家里来找他看病,或者请他出诊。”谭晓琴表示,因为看到太多乡亲被高原病痛所困扰,所以她立志要走出大山去看看。
在父辈的影响下,懂事后的谭晓琴相继报考了甘孜卫校、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为实现梦想奠定了基础。
2004年临近毕业,谭晓琴已经获得了在成都一家医院工作的机会。这对于已经走出大山、扎根于城市的谭晓琴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可父亲却劝说:“你是乡里第一个读军医大的人,乡亲们需要你,回来吧。”
回到家乡,意味着什么苦都得吃。出诊上山为农牧民看病,经常要经受恶劣天气的考验。回到故乡,在卫生院工作,不但要挑起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的重担,还要担当起老年医学科和心理卫生医疗等专业的职责。
经过几番思想斗争,谭晓琴回到了家乡,成了斯木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
2009年的一天,谭医生接到急救电话:一名妇女难产,生命垂危。赶到病人家里时,产妇已经虚脱,几近昏迷。谭医生立即和同事进行接生。由于长时间重度缺氧,好不容易出生的胎儿全身发紫,没有心跳和呼吸。产妇家人抱起孩子用手掌拍打屁股,胎儿却毫无反应。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孩子已经死亡,准备放弃救治的时候,谭医生在哭喊声中抢过孩子,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经过紧张的抢救,奇迹发生了,胎儿清脆的啼哭声响彻藏家小院,原本已在念经祷告的产妇一家人从惊诧中反应过来。
因为努力,谭晓琴很快便成为这所卫生院的院长。
她是乡村医生“呵护乡亲们的安康”
在谭晓琴回乡工作的最初几年,患者对她并非十足的信任,行医也存在诸多阻碍。年轻的她也曾遭到打击,“很多来这里的医生也因为巨大的落差而选择离开。近十年来,来去的不下20人。”
藏区的群众没有看病找医生的习惯,他们习惯小病拖、大病扛,当地药店销量最大的药是止痛药,虽不能根治疾病,却便宜又能暂时缓解病痛,不用找医生。
因此,刚工作的那些年,在高原的农区、牧场,常常会看到谭晓琴忙碌的身影。她不仅忙着出诊,还经常与同事下乡宣讲健康知识。
“慢慢地,才让这种观念有了改变。”如今,不少患者都会奔着谭晓琴到卫生院就诊。乡干部说,农牧民们都认为“吃了谭医生开的药,病好得非常快”。一传十、十传百,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几年过去了,当地群众生病靠拖、靠扛的观念终于得到扭转,有病及时治疗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医院门诊量也逐年增加。遇见病人谭晓琴就给出外出就诊的建议,并记下联系方式。现在,她已经记了两大本、上百人,并随时跟踪、密切关注着他们的病情。
她也是患者“选择了高原,就选择了奋斗”
从21岁到36岁,谭晓琴选择了坚守在乡卫生院,用自己的汗水付出,换来的不仅是乡亲的认可,还有身体的亏损。
2010年的4月12日,凌晨2点,谭晓琴为若海村一产妇班措在帐篷内接生。严寒的夜晚,担心产妇受寒,其父母在帐篷内放了炭火盆。担心因炭火让产妇窒息,其间,谭晓琴曾将炭火放了出去。不过,产妇家人还是悄悄又放了回去。当晚,接生完毕后,谭晓琴便因中毒晕倒,长时间没有恢复。
就在当年,年仅27岁的谭晓琴在成都被确诊肺癌。消息传回,乡亲们着急了,他们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善良活泼、不知疲倦的人竟身患癌症。有的乡亲为她捐钱,有的为她祈福,更有 400 多位乡亲聚集在白塔下,为她祈福。
在经过积极治疗一年后,谭晓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2011年,谭晓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斯木乡,“我还好,还能再帮助帮助患者。”面对周围朋友对病情的提问,谭晓琴笑笑,如是简单回答。
其实,作为患者,谭晓琴非常清楚自己的肺部功能损伤严重。因为在高原长大的她,每次到成都看完病回乡,都需要在康定休息一晚才能回去,不然就会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可她觉得自己被病人需要、被病人信任,自己有价值,所以即使病情严重,也不愿离开高原,到更适合休养的低海拔地区工作。
“因为选择了高原,就选择了奋斗。我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要让呵护生命的格桑花在高原绽放。”谭晓琴表示。
如今,患癌 9 年,这位长跑爱好者早已不能跑步,步行稍快就气喘吁吁,却一直坚守岗位。在与自身癌症斗争的同时,谭晓琴坚定地守护着高原上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健康。
新闻推荐
表扬与亮丑同行 激励与鞭策并重 炉霍县脱贫攻坚成效实行“红黄旗”考核
甘孜日报讯“这面流动红旗是党委政府对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让我们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工作也更有干劲了。我们会再接...
炉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炉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