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炉霍新闻 > 正文

国土增绿打破恶性循环甘孜治沙扶贫“齐步走”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5-03 08:03   https://www.yybnet.net/

  大规模绿化全川·观察

高原的春天姗姗来迟。4月底,甘孜州石渠县色须镇红旗一村,一片片被铁丝网围起的草地,长满了半尺高的牧草。草场周边,农牧民的新家整齐排列。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半沙化地,草场周边简陋的帐篷任由风沙吹打。

这是全省土地沙漠化趋势最为严重的区域。甘孜州的沙化土地64.96万公顷,超过全省总量的七成。全州贫困人口40余万。

今年起,甘孜正式启动“国土增绿”行动。生态建设与促农增收将如何破题?

□本报记者 王成栋

A

治沙须富民

消除过度放牧的恶性循环

去年底起,省林业厅正式与甘孜开展战略合作。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认为,甘孜要优先强化高寒高海拔区、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绿化。

去年11月起,省林勘院派出30余人的技术团队,分成8个工作组对甘孜12个县(市)进行摸底,明确2016年-2020年间,甘孜将治理沙化土地20万公顷,绿化道路507公里,其他地区造林1.1万公顷。如今,第一批省级绿化资金700万元已提前下达。“造林不难,难的是20万公顷的治沙任务。”甘孜州林业局总工程师代学东介绍,截至2015年底,沙化土地接近全州国土面积的4.3%。

甘孜的沙化土地有五种类型: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林地沙化土地和草地沙化土地。其中,草地沙化面积53.11万公顷。若按沙化程度划分,全州轻度沙化土地是49.03万公顷,占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轻度沙化,属于可治理、可控制范围。”代学东说,根据“三北”等地防沙治沙经验来看,甘孜州的沙化土地绝大部分仍有“复绿”的希望。

理论上可行,执行起来却不易。

与沙漠打了30多年交道的石渠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何培铮说,在川西北高原治沙,除极端的自然条件外,另一个困难则是:既治沙,又能让老百姓富。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区重合的典型,甘孜州沙化土地绝大部分系过度放牧形成,“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恶性循环:过度放牧—土地沙化—草场减产—农户贫困—过度放牧。”

前述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坦言:甘孜欲实现“国土增绿”须治沙;欲治沙必富民,“两者不结合,绿化效果很可能反复。”

B

市场化治沙

农牧民“变身”管护员

“黑土滩”,是甘孜农牧民对沙化土地的称呼。

从1994年起,甘孜启动“黑土滩”治理。主要做法是:以牛羊粪便改良土壤,补种燕麦草、插植高山柳。植树种草22年,治沙者们发现,他们很难摆脱政府部门“孤军奋战”的尴尬。

石渠县色须镇党委书记安世勇说,每年3-6月,他都和镇上的工作人员蹲在沙窝里,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就那么几十个人,全镇面积那么大,啥时候是个头?”更让治沙者们困惑的是:刚治理完的土地,羊群走上一遭就前功尽弃。

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农牧民治沙积极性。

答案是市场化机制体制改革。自2014年起,甘孜将防沙治沙工程中的植草造林部分单独招标,农牧民变成治沙者;引导农牧民组建合作社,承接治沙任务。“想提高老百姓投工投劳的热情,就得靠市场手段。”甘孜州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红旗一村,14户农牧民组建了打隆生态畜牧合作社,承接完成了草原生态治理示范工程860公顷的草场补种及5个人工种草示范点建设任务。

“按工计酬,多劳多得。”前述甘孜州林业局负责人说,去年红旗一村的农牧民就通过种草等生态建设中的劳务投入,获得29.5万元收入。此外,在治沙过程中,林业部门就地购买牛羊粪等农家肥,户均增收超过300元。

农牧民们被激发出的治沙热情,不止体现在投工投劳上。后期管护,甘孜的做法是:尝试雇佣当地农户做管护者,按面积发放生态补贴。如今,打隆合作社的农牧民,每年可以从每公顷治理后的草地上拿到75元管护费。

预计今年,全州将有8100个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全年可增加劳务收入630万元。各地将有6300人参与治沙成果管护,预计增加管护费收入360万元。

C

发展特色林产

俄色茶基地承载雪域致富梦

“这些收入只能解决部分问题。”省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认为,治沙与管护中的“带薪”投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牧民的劳务性收入。但要根治“生态破坏—贫穷”的恶性循环圈,必须发展农牧区产业,让农牧民富起来。“你要处理好人和生态的关系,就得‘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根据全州各地的光热、气候和土壤条件,甘孜州林业局规划,在本次“国土增绿”中,选择在东部和北部海拔稍低、土壤相对肥沃区域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东部的康定等地打造花椒、核桃产业基地,北部则借助半高山优势发展俄色茶。“一斤俄色茶上千块,一亩地搞个十来斤就成‘万元户\’了。”炉霍县林业开发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县已建成2600公顷俄色茶基地,为农牧民提供了就业机会3000个。64岁的觉吾志玛家在炉霍县城附近,他说,每年俄色茶采摘的高峰期是5-8月,“忙四个月,靠着去‘掏叶子\’(摘茶叶),我跟老伴每年能多挣两万元,比种两年青稞还要强。”

甘孜州将以炉霍为中心,在道孚、白玉等7个县打造2.3万公顷俄色茶产业基地,同时借助集体林权改革、经济林木(果)权证改革等契机,推动俄色茶走上集约化和规模化之路。预计今后五年,仅种植俄色茶,甘孜每年可新增5000个就业岗位。“只要保护好雪域高原的蓝天净土和绿水青山,就一定能找到脱贫之道、致富之路。”即将结束在甘孜州林业局挂职任期,省林业厅天保中心副主任陈学军将这句话写在了自己的工作报告中。

新闻推荐

杜德清在炉霍新龙色达督查调研时强调用好用活项目资金

杜德清在炉霍新龙色达督查调研时强调用好用活项目资金全力确保投资增长本报讯(曹东锋)7月8日至11日,州政府副州长杜德清率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州农牧局和州政府推进办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炉霍、新龙、...

炉霍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炉霍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土增绿打破恶性循环甘孜治沙扶贫“齐步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