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清在炉霍新龙色达督查调研时强调
用好用活项目资金 全力确保投资增长
本报讯(曹东锋)7月8日至11日,州政府副州长杜德清率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州农牧局和州政府推进办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炉霍、新龙、色达县督查“十二五”期政府投资项目推进、资金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在炉霍县,杜德清一行来到俄色茶加工生产基地,详细了解俄色茶生产经营状况、发展瓶颈和带动群众增收情况。他要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项目资金用活,用出效益,要以带动群众增收为目的,调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要切实瞄准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特优产品,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随后,杜德清一行还实地查看了该县朱德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和当地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群众以前取用水情况和当前饮水工程建设方式。他强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老百姓的生命工程、健康工程,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抓紧抓实,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扎实推进,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群众长期受益。杜德清在督查调研中要求该县要千方百计推进扶贫攻坚行动,以产业扶贫为根本保障,着力强化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强化农业工作和扶贫工作的结合,立足全局抓扶贫,树立大扶贫格局意识,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
在新龙县,杜德清一行先后查看了大盖乡产村相融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和新龙中学、干部周转房、城区防洪堤建设等,并召开座谈会,详细听取该县“十二五”期政府性投资项目、州政府重点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州县相关部门深入交换了意见。杜德清在座谈中要求该县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组织施工,千方百计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全力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要依托产业推进扶贫攻坚,实践创新各类惠民资金股权量化方式,通过扶持培育优势产业让群众增收;要找准市场定位,对不同特性和规模的农牧产品要充分考虑州内外市场需求,保障产品卖得好卖得出;要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抓紧筹备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州县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确保规划科学实际、可承接和可持续。
在色达县,工作组来到下邱果村和东嘎寺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点,实地了解工程施工情况,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在色柯镇姑咱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杜德清详细了解该合作社运作模式、发展效益、带动群众增收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实地查看暖棚、贮草房建设情况。他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深入探索牧业产业发展新模式,特别要在增加牦牛出栏率、商品率上下足功夫,保障原材料供应,要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积极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的作用,探索通过政府扶持资金股权量化到群众和草地流转等方式让群众增加收益,引导群众转变意识观念,带动出栏。
督查中,工作组一行还实地查看了炉霍“两馆一所”、新龙吾西新区、色达二完小等重点项目的工作推进情况。
提升企业运转效率 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全州物流信息联盟发展暨重点物流项目申报工作培训会召开
本报讯(佘和平)为促进全州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培育重点骨干物流企业,近日,州商务合作局在甘孜县召开了全州物流信息联盟发展暨重点物流项目申报工作培训会。
会议指出,物流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直接反映当地社会发展的繁荣程度。各县商务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坚定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转变理念,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支持企业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普及推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要加强领导,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发挥好职能作用,着力解决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责任,确保物流产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县商务主管部门要着眼长远发展,制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真正做到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促成效。
会议就物流信息联盟进行了专题讲解,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沟通,引导参会人员掌握物流信息联盟知识,动员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积极申请加入甘孜州物流信息联盟。相关业务科室就2015年重点物流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讲解。
甘孜州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
本报讯(州人社局)为完善失业险制度,推动失业保险工作,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和个人负担 ,促进就业稳定,从今年3月1日起,甘孜州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降至2%,其中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从2%降至1.5%,个人缴费费率从1%降至0.5%。
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现代科技助力防汛减灾
康定市捧塔乡成功消除泥石流安全隐患
本报讯(周燕)6月29日18时30分左右,因突降暴雨,康定市捧塔乡境内的出笼沟、杨柳坪沟、黑龙江沟爆发小型泥石流,解放一村望牛坪地灾监测点爆发中型泥石流。捧塔乡党委、政府接到防汛检测员刘永刚的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警预报,组织乡、村干部顶着暴雨紧急疏散撤离群众。同时,还与村民一道挖掘渠道,将泥石流引入排水渠。经过积极抢险,消除了泥石流引发的安全隐患。
据统计,在这场防汛救灾战役中,该乡对沟渠两岸的15户村民进行了紧急疏散,疏散撤离群众和企业工人120余人,使危险区域群众全部安全撤离,确保了辖区内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灾情发生后,捧塔乡党委、政府还安排10名宣讲员和“走基层政策宣讲”志愿者,全方位为群众开展政策、防汛知识宣传,并进行心理疏导。
捧塔乡解放一村防汛检测员刘永刚告诉笔者,面对近期忽雨忽晴的天气,自己每天都要上门宣传防汛知识。相比往年,今年的防汛工作心里有底,这次泥石流未造成人员伤亡,就全靠这反应快捷的预警预报系统。
康定市因为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当地群众多是居住在沟壑、河边,从地理条件上来说是汛期灾害易发地。进入汛期以来,该市在强化物资储备、隐患排查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辅助作用,做到人防、技防双管齐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度汛。
据了解,在今年雨季来临前,该市就初步形成了人脑与电脑合二为一的防汛新体系。通过强化科技防汛工作,投入资金在重点乡村安装雨量监测器、在重点河流及溪沟安装水位监测器、在村庄人群聚集区安装报警器,并加强重点区域的监测,从而构建起一套24小时全天候的防汛监测系统。
科技投入确保了监测点的全覆盖,该市60%的乡村以及重点河流、溪沟目前都安装有雨量监测器和水位监测器,最重点的折东片区所有乡镇的109个村子都配备了报警器。
“针对今年变化多端的天气情况,我们提前展开了防汛工作。”该市相关工作人员说,他们从4月份就开始在所有乡村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河段、区域及时开展工程治理,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预报,做到让群众心中有数,形成了前后照应、上下联动的防汛机制。
目前,该市已建立了128个防汛监测站点,建成了综合监测预警平台、重点防治区域广播体系、人工预警站和群测群防预警机制与组织体系,这些预警系统的建设使全市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新闻推荐
8月6日,炉霍县以“红色炉霍全民健身”为主题的运动会拉开序幕,来自全县11支参赛队350余运动员参加了活动。拔河赛、接力赛、抱沙袋、跳绳等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图片拔河比赛现场。胡筱...
炉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炉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