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泸定新闻 > 正文

甩掉“穷帽”奔小康 ——甘孜州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纪实

来源:甘孜日报 2016-07-21 23:51   https://www.yybnet.net/

营官村游客接待中心、湿地公园、帐篷露营地。全州每一个贫困村都有一幅扶贫作战图。色达手工艺合作社牧民编织手工艺品。雅江县西地村安全饮水施工现场。

■谢臣仁 本报记者 田杰 陈杨 马建华

贫穷,客观存在。脱贫,使命神圣。

战鼓隆隆震碧天,扶贫脱困需攻坚。当贫困成为甘孜发展路上的“拦路虎”,脱贫攻坚势在必行。

这,是一场特别的战斗。

立奔康之志,鼓奋进之气,甘孜州誓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作出“不落下一乡一村一户一人,不给全国全省拖后腿,不做同步小康的最后一块拼图”的庄严承诺,排除万难,决战决胜,奋笔疾书“脱贫答卷”。

行走甘孜大地,感受脱贫攻坚的蓬勃脉动,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一场反贫困斗争的破冰样本,以浓烈的色调,绘就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聚焦成绩单

截止6月底,2016年度全州3.2275万脱贫人口中,实现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1.5561万人,完成生态扶贫和移民安置0.1193万人,纳入低保政策兜底0.6979万人,纳入医疗救助扶持0.2630万人,完成灾后重建帮扶17户。同时,2016年度281个退出贫困村中有118个村实现了有硬化路,190个村实现了有卫生室,230个村实现了有文化室,281个村实现了有手机网络覆盖。目前,全州共有9087名贫困人口完成了脱贫任务,中央、省、州、县四级财政共到位各类扶贫资金24.71亿元,为脱贫攻坚首战必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面找问题

通过半年的努力,全州扶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但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资金争取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各县(市)17个专项扶贫2016年度的投资还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需进一步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基础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需加快。

●产业发展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甘孜州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技术等要素匮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后续资金扶持。

●建房补助资金需进一步统筹。2016年,全州需同步搬迁的随迁人口有7000余人,州、县地方财力拮据,对于随迁户建房补助资金难以兑现,随迁户住房及附属设施建设难度大。

●群众内生动力需进一步激发。群众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过多期望国家政策性补贴,“我要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牧区和彝区超生问题突出,代际贫困短期内难以阻隔,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尚需时日。

●扶贫队伍力量需进一步加强。州、县、乡三级扶贫干部队伍人员偏少、力量薄弱,特别是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部分乡镇还没有配备扶贫专干。

攻坚添措施

脱贫攻坚是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要抓好精细化。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

●各级各部门要加快落实,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进一步加强与省脱贫攻坚办的争取和对接,督促州上17个牵头部门进一步加强资金的争取和落实,确保计划投入资金及时到位。

●加强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呼吁省级相关部门,请求上级将甘孜州所有行政村通村公路建设纳入建设数据库,及时下达建设计划和项目资金,全力加快项目推进;积极组织实施甘孜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贫困群众生活用电安全有效。积极争取通讯项目建设,确保贫困村通信网络全覆盖。

●加大投入,确保产业提质增效。为加快产业发展,进一步争取上级财政加大对甘孜州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中藏药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领域发展的投入。

●加大宣传,确保激发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从思想上拔穷根,从行动上添措施, 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观念,在产业发展、自主创业、个人就业等方面想办法、找路子,实现脱贫奔康,大力推广“五洗一清扫”(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清扫庭院)和“除陋习革命”,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任务完成。锁定今年281个贫困村退出,7950户、3.2275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多措并举,务必取得完胜。同时,积极备战明年,超前安排明年退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本版图片由州扶贫移民局提供)

A

建卡“点对点”

抓住“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到2020年,全州18个贫困县(市)和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84万户贫困户和19.36万建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全州贫困群众在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16年务必实现32275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281个贫困村“摘帽”。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数字背后,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是一盘庞大的民生棋局。贫困面积大、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最有效办法,确保在既定时间打赢这场攻坚战。

接受挑战,除了勇气,还需要睿智。脱贫攻坚是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精细化是关键。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

从河谷到平原,从游牧到定居,从帐篷、草坯房到明亮、宽敞的砖房、楼房。红顶白墙的新居,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忙着装修的村民,还有不时传出的欢笑声……这是7月18日,记者在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看到的喜人景象。

该村牧民扎西和往常一样,把牦牛放到草场后,他回到家里,悠闲地喝着酥油茶,兴致盎然地带着记者参观他正在装修的房屋。

记者在扎西家看到,现代化的电器、卫生间一应俱全。扎西说:“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把家里空置的房子租给木雅泽朵公司,他们花钱装修开发,我坐在家里领钱就是了,旱涝保收,收入有保障。”

据了解,由政府搭台,引进木雅泽朵公司,开发打造以俄达门巴村为核心的木雅景区。通过群众资产入股方式,将49套空置的牧民定居房租赁给公司整体开发包装。2015年,村民领取临时用工工资约36万元,村集体运输队领取运输费约75万元,村集体分红36万元。同时,贫困村民可优先选择从事景区服务性工作,公司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170户727名村民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

“省委统战部第一时间派驻‘第一书记\’蹲点帮扶我乡俄达门巴村。积极筹建该村第一家乳制品加工厂,并在州职业技术学校、省旅游学院,开展‘双语\’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呷巴乡党委书记兰卡泽郎告诉记者。

该村立足牦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培育牦牛产品加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按照“产业主导、龙头带动”的思路,目前,正积极对接蓝逸集团,通过“奶站+奶吧”的模式,力争形成牦牛奶收购、运输、销售一体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同时,该市计划投资1000万元,在俄达门巴村实施通村通达工程,建设通村公路10公里;计划投资5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确保村民安全饮水有保障;计划投资1000万余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45户用电难问题;积极与电信公司衔接,力争今年通电话、通宽带;围绕打造国道318线最美景观大道重要节点,投资60万元,实施318沿线加水点风貌改造工程,把14个加水点建成集加水、餐饮、休闲、特色农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小型特色综合服务站。投资92万元,实施生态提升工程,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

在开展***工作中,干部心中都装着一本明白账。7月16日,记者走进色达县旭日乡***办公室,只见档案柜里一盒盒贫困户档案摆放得整整齐齐。翻开卷宗,贫困户姓名、所在村组、家庭人员情况、家庭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条件、帮扶责任人员、帮扶规划方案、帮扶实施情况,一应俱全。

全州***的具体做法在旭日乡可一斑窥豹。要脱“穷帽子”,先挖“穷根子”;要挖“穷根子”,开准“药方子”。挨家挨户地走,一家一家地问,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缺补漏和认真分析上。***工作开展后,每个“第一书记”都有了一份“民情档案”和“民情地图”, 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一清二楚、了然于胸。

建卡“点对点”,甘孜州将“挂包帮”、“转走访”作为扶贫开发最重要、最具体、最基础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将扶贫发展资金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挂钩,逐村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良策,通过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五个一批”行动,通过实施“六大战略”,确保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以及社会保障等精准到村到户,真正帮到最需要的人、扶到最关键的点,切实做到分门别类、分层实施、分兵突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按照“3+10”扶贫攻坚方案,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

在“精准”上做文章、在“精细”上下功夫、在“精致”上求实效。通过对各乡镇、村和贫困户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号准“脉搏”,摸准“病灶”,找到“短腿”,深化***措施,“对症”开“处方”,实现靶向治疗、精准“滴灌”,做到一乡一计划、一村一对策、一户一方法,集全州之智、举全州之力、汇全州之情,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B帮扶“兴产业”

搞好“精滴灌”,鼓胀“钱袋子”

“***记心上,政治责任肩上扛;增收减贫是核心,产业增效切莫忘。”在丹巴县中路乡俄满村 “第一书记”蒲吉星的驻村笔记上,笔者看到了这首“扶贫诗”。

“输血、失血、再输血、再失血”,曾经是扶贫中的“恶性循环”。甘孜在思考,如何走出脱贫返贫这个“怪圈”?那就是有产业脱贫生底气——摸穷底,集中先啃“硬骨头”;挖“穷根”,创出脱贫新模式;兴产业,激发致富新能量。

同样是7月18日,在色达县旭日乡江达村中药材实验基地,“第一书记”刘成章正指导着贫困村民管理铁皮石斛。这个有绵阳农商行帮扶建成的实验基地投资25万、占地10亩,种植了铁皮石斛、秦艽、羌活、大黄等二十多种药材,基地将对比药材种植结果挑选适合高原生长、市场经济效益好的药材“择优”在全乡甚至全县推广种植。刘成章告诉笔者,在推广中药材种植中,将做好与市场的“对接”,确保这个产业能持久发展,确保群众种植能增收致富。

7月13日,记者走进泸定县杵坭乡松林坪村,看到田间头的蔬菜长势喜人,丰收的喜悦让这里的村民笑逐颜开。“我们村的蔬菜还未上市,很多菜商已经和我们联系好了,今年赚个万把块钱是没问题的。”村民德吉对“行情”十分看好。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泸定县确定了“优农强工大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造“连通内地、服务全州、辐射西藏”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已发展核桃6.23万亩,特色水果3.5万亩,魔芋1.5万亩,花椒2.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3万亩,建成蔬菜产业基地21个,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建成中药材0.7万亩,羊肚菌等食用菌1500亩。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创建了泸定“红樱桃”、“雪域野农苹果”、“幸福仙桃”等本土农产品品牌。

看真贫、扶真贫是情怀,兴产业、真扶贫是能力。在“***”中,甘孜州响亮地提出——“输血”摘“帽子”,“造血”拔“根子”,通过发展致富产业,增加‘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钱袋子\’鼓胀,全力助民增收,实现真正脱贫。。

在开展***中,甘孜州把精准使用扶贫资金作为***的重要抓手,增强资金使用针对性和实效性,每笔钱的用途,都用在刀刃上,从以往的“大水漫流”到现在的“精点滴灌”,在做到点面结合的基础上,实行点对点的“靶向”扶贫,“五子登科”扶贫模式“粉墨登场”:给票子,扶贫资金作“小引子”,撬动“大扶贫”;打底子,让贫困人口得到基本保障;探路子,让每户贫困户有脱贫产业,让每个让贫困村有支柱产业;活脑子,扶贫扶智,让贫困户有致富意识和致富技术;拔根子,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不再返贫。

在扶贫攻坚中追求完美——要把群众对***的“问号”写成一个圆满的“句号”,成为他们满口称赞拉直成“感叹号”。甘孜州将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让富民产业滋生最大的财富,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切实增强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C按下“快进键”

干群齐发力,决战奔小康

2月28日,在甘孜州2016年脱贫攻坚大会上,18个县(市)就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签订责任书。这是一种仪式,彰显出坚决拔掉穷根、建设富裕甘孜的意志和决心;这是一个标志,吹响了责任帮扶、限期摘帽,力争到2020年全州整体脱贫的冲锋号。

誓师动员,凝心聚力;勇士壮行,势在必胜!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扶贫工作之于甘孜州,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全局和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民生之首、发展之要、赶超之策。

脱贫攻坚等不起、慢不得、玩不起,需用“精”字搞实施,更要以“严”字来管理。通过对42个乡(镇)51个村的暗访督查却发现基层扶贫“软肋”,州委书记刘成鸣怒批“分管领导一问三不知,建卡贫困户对***政策一无所知;帮扶只送高压锅,对贫困户帮扶仍停留在‘柴米油盐\’; 基层不敢管,‘第一书记\’走读不走心;‘抓阄\’确定贫困户,让富人戴帽,穷人落榜”四大怪象,切实解决职责不清、明责不够以及验责不严、问责不力等问题,着力解决攻坚“劲头不足”、奔康“办法不多”以及“工作差不多就行、过得去就算”等问题,果断“挥泪斩马谡”。通过如此一“逼”,“逼”出实干、“逼”出担当,“逼”出甘孜州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严实作风、干事激情和务实作为,让各级干部真正做到“承责于民、闻责起舞”。

脱贫奔康的攻坚大幕在雷鸣战鼓与冲天号角之中拉开,攻坚的节奏骤然加速。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都已确定,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形势更催人。要在短短五年脱贫奔康,必须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思想是开山的斧,行动是平路的犁。5月11日,雅江县米龙乡程章村的“第一书记”陈银军却还在走村串户,忙碌不停。“藏香猪养殖场已经建成,可喂养200头猪只,还得忙大蒜种植的事,2020年要脱贫奔小康,时间紧迫啊!”

着急的不只陈银军,全州1360名“第一书记”都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按照“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新台阶、五年全面脱贫”的要求,到2020年,全州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强大的决心、更创新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超常的力度,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穷则思变,贫则不安。宁可苦干,决不苦熬。着急的也不只是帮扶干部,渴望脱贫致富奔康已经成为每一个贫困户的强烈愿望。“人家驻村干部都使其老命帮我们,我们再也不能抱着‘穷就穷到住,政府有照顾\’的想法过生活,我们也要发展产业挣票子摘‘帽子\’。”巴塘县夏邛镇孔打伙村村民桂英拉姆满怀感激,也满怀信心。桂英拉姆原来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户,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去年养了100多只鸡和40多头猪,年底卖了8万多元。现在,她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修建一栋五层楼房,准备搞民居接待。通过扶贫干部实实在在的帮扶,脱贫奔康效果立竿见影,贫困群众心劲高了,信心足了,更上层楼的雄心有了。

从以往的“一人帮”到“大家帮”,从“一厢情愿”到“同频共振”,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攻坚,全州上下精力再聚焦、财力再聚焦、合力再聚焦!铿锵誓言响彻康巴大地,神圣使命铭刻干群心间!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增强实力,部门合力,干部有为,群众主动,人心齐泰山移。甘孜州干群正在共烧热脱贫这口“锅”,同搬开贫困这座“山”,共划发展这条“船”。

行走甘孜,解码扶贫,看到的是全州上下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看到的是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看到的是***扶出了志气、夯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推动了发展。

新闻推荐

泸定县 推动脱贫攻坚部署落地生根

本报讯(尼胡克布)8月8日,笔者从泸定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获悉,该县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东明有关脱贫攻坚指示精神,聚焦今年脱贫目标任务,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四好”“六有”要求,赓即清理本单位年...

泸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定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甩掉“穷帽”奔小康 ——甘孜州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