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泸定新闻 > 正文

甘孜:“院州”牵手 科技助农脱贫增收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02-04 23:49   https://www.yybnet.net/

泸定县玉米高产攻关田亩产1045.67公斤,是2010年全州平均亩产的4.02倍;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800.37公斤,是2010年全州平均亩产的3.08倍。

丹巴县玉米高产攻关田亩产1158.28公斤,是2010年全州平均亩产的4.45倍,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814.25公斤,是2010年全州平均亩产的3.13倍。

道孚县脱毒马铃薯原种品种验收,一级脱毒种薯折合亩产量3023公斤,是上年平均亩产的2.78倍。

康定市羊肚菌高产示范田亩产508公斤,创人类大田栽培单产纪录。

……

近日,在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组织的验收中,甘孜州刷新多个历史纪录。

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农作物的高产?

“这是从2008年开始的甘孜州和省农科院‘院州\’农业科技合作结的硕果。‘院州\’牵手不仅为甘孜州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也为实现甘孜州农业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推动了甘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转变。”甘孜州委常委、州委农工委主任杨凯表示。

食用菌生态栽培从无到有、蔬菜外销基地建设从无到有、高原油菜从少到多,青稞高产创新与成果转化跃至全国领先,高产玉米创西南地区新纪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应用全省率先示范,油菜间套复种全面推广总产增加了3倍,羊肚菌刷新单产高产纪录……

为了康巴大地的丰收,为了雪域高原农民致富,“院州”农业科技人员一路风雨一路歌。

7年探索,累累硕果。

高度重视——以促进增收为己任

康定市赶羊村是一座生态移民搬迁新村。走进赶羊村,最吸引记者的是村里矗立的连片遮阳大棚,近100亩的种植面积是开展“院州”合作项目的赶羊示范基地。赶羊村还成立了夏姆甲波农业公司并与广东青藏缘食用菌公司合作创出了全村羊肚菌平均产量350公斤以上、质量获得欧盟认证的佳绩。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产业带动等,使村民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人民币。

以科技作为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合作组织,这是甘孜开展“院州合作”以来着力探索的一条特色农产品之路。

甘孜州提出,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立足于甘孜的州情,完成这个目标最大的难度就是要提高农牧民群众人均纯收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甘孜农牧民群众增收问题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目前,全州农牧民增收渠道少,要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必须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化农业、武装现代农业,才能挖掘出田地、林地和草地里蓄藏的无限潜力。”甘孜州副州长杜德清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孜历届州委、州政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将“院州”农业科技合作纳入重点工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原则,细化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到人,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州委、州政府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层,到项目基地康定市大河沟、新都桥,道孚县八美,丹巴县聂呷、泸定、乡城、稻城、得荣等地视察指导工作,坚定各项目组工作信心,为确保各项目高效率、高效益推进完成目标任务,指明方向。

“院州”牵手——趟出助农增收新路子

去年,雪域甘孜一则喜讯享誉全国。

历时15年科技攻关,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团队在世界上率先人工商业化成功栽培羊肚菌、并将选育出的川羊肚菌1号、2号、3号、4号与“院州”合作食用菌团队一道在甘孜“两江一河”流域河谷地区示范推广,创造了亩产508公斤的单产高产纪录。按照当前羊肚菌的市场价格150元/公斤计,每亩产值7.62万元,扣除成本(1.6万元/亩)后,纯收入为6.02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又一增收新路子。

“羊肚菌是一个很好的致富项目,经济效益非常高,按照目前的市场价鲜品每公斤可卖150余元,干品每公斤高达1400元左右,平均每亩纯收益都在2万元以上。我州很多县河谷地区的气候、土壤特别适合种植羊肚菌,是全国羊肚菌优势产区之一。羊肚菌生态栽培只需要建棚加盖遮阳网和喷灌保湿、施放助生袋即可,农牧民群众容易掌握。”甘孜州农科所副所长罗孝贵告诉记者,从羊肚菌在合作社生产基地生长的适应性及近年来羊肚菌产量和价格上来看,对当地农民增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罗孝贵透露,今后,甘孜州部分县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不仅要把羊肚菌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规模。还要将夏秋香菇、雅江黑木耳、藏灵芝等食用菌做出规模、创出品牌。力争通过羊肚菌出口基地整体认证、建成花香菇出口创汇基地,助推更多的种植农户增收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

羊肚菌生态栽培使当地群众收益增多,这只是甘孜“院州”合作,大力发展高原优势特色农牧业,为群众增收脱贫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甘孜州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农业区、集中连片扶贫重点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地区。科技研发滞后,是制约甘孜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2008年开始,省农科院与甘孜州开展“院州”农业科技合作,不仅加快甘孜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的步伐,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的不只是羊肚菌。

记者了解到,双方合作项目中,在3000亩马铃薯高产示范点,当地农民亩增收入1300多元;推广油菜新品种5万亩,每亩增收300元,累计增收2400万元;玉米高产创建4万亩,助农增收2000万余元;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为农牧民挽回经济损失1500万元;中藏药材的种植带动农民增收1.1亿元。项目试验示范区农牧民务工收入达820万元。

据悉,随着第二期“院州”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合计助农增收3.098亿元,产出与投入比约为15:1。预计今年小春羊肚菌产值达到1.05亿元,助农增收7000万元。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增收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搭建平台——淬炼一支留得住的本土科技队伍

加快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

“院州”牵手合作,为甘孜州搭建了一个淬炼本土人才的平台。国际马铃薯中心驻北京办事处主任谢开云博士、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等近50名专家带着科技成果进入甘孜,并现场指导项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发展相关领域产业“把脉问诊”。

同时,甘孜州农科所以及州农业系统50多名专业骨干得到了培训深造;并多次组织专家组成员参加相关项目研讨,参观全省马铃薯、食用菌、农业科技园区等科研、产业基地,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水平;与此同时,甘孜州农牧民群众也得到了培训,在泸定、康定、丹巴、雅江、九龙、道孚、乡城、稻城、得荣、巴塘等地项目区、示范点上培训农民28500余人次,并编写了相关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上,用于指导生产。

这些做法较好地解决了目前甘孜州高级人才缺乏、中低级人才不足、科研水平低,农民掌握生产技术难等问题。

不仅是培养人才,“院州”农业科技合作,还为甘孜整合人才资源搭建了平台。借省农科院的综合实力和科技优势,甘孜州“柔性”引进科技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有效解决了甘孜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优势生物产业研发技术薄弱和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通过“引智借脑”,不仅使国家产业创新团队成员深入了解甘孜丰富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然资源,还通过合作引来了国际专家、国家院士。种种举措,对甘孜下一步的项目申报、优势产业发展以及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同时,通过“院州”农业科技合作搭建的科技合作平台,整合了省、州、县、乡的科技力量,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储备了人才和技术,为甘孜优势农作物如食用菌、道地中藏药材、特色水果等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创新探索——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农产品要有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增加科技含量。”这是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常常强调的一句话。

如何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缝合科研、市场两张皮是关键。

“通过‘院州\’农业科技合作,甘孜有效解决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三大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的路子。”甘孜州农科所所长杨开俊说。

项目组研究选育的新品种康青9号、康玉1号、川芋802、川芋117,省农科院的食用菌新品种川羊肚菌1号、2号、3号、4号和农科院培育的甜樱桃等新品种在甘孜适宜区通过试验、示范并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缩短了科研到生产的时间,并为下一步加大特色品种培育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部分项目与合作社形成了“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将进一步推动甘孜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

在此推动下,甘孜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初步成型:

——中藏药材产业。通过“院州”农业科技合作,完成了中藏药材种植园区建设,筛选出了技术简单、市场行情好的秦艽、波棱瓜、重楼、珠芽蓼、天麻、独一味、翼首草、理塘黄芪、羌活、人参果等道地、地产中藏药材进行了示范种植,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如秦艽亩效益可达15000元以上(三年期),重楼成片推进500亩,亩产值20万元,波棱瓜等整村推进6个村,亩平均收入4000元等。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食用菌产业。通过“院州”农业科技合作,完善了羊肚菌、银耳、灵芝、香菇、藏灵芝在本区生态栽培技术。示范了部分农户,成片示范了80万棒椴木黒木耳、600万袋代栽香菇。羊肚菌推广4400亩,今冬达到3500亩,整村推进达到10个,所有菌类品质达到全国一流,羊肚菌产量创世界纪录,效益十分显著,增收效果突出,特别是香菇和本地品种木耳、羊肚菌、藏灵芝,订单量非常大,市场前景广阔,食用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甜樱桃。甜樱桃整村规范种植达到1500余亩,整村推进3个村,其中康定庄上村今年已挂果,明年进入正产,预计亩平均收入2万元。为全州在适宜区推广10000亩做出了示范。

——酿酒葡萄。在丹巴、乡城、得荣建立了三个示范园,确立了“小酒庄、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广了该项目规范建设和运行,为全州5万亩产区树立了样板。

7年砥砺奋进,7年务实合作,7年硕果累累。

从“传统耕作”到“科学种植”,从“粗放经营”到“科技引领”,以“院州”合作为契机,以创新科技为引领,传统农业正在甘孜大地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核裂变”。

面对新一轮的“院州”合作,甘孜州计划在食用菌、中藏药材、特色水果种植业,主要助农增收的项目上增加项目投入,持续深化科技合作,进一步打造优势产业,并建设成为甘孜州乃至四川省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甘孜踌躇满志。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支撑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之路,助力甘孜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孜州农牧局局长松呷表示。

一幅幅现代农业发展立体画卷正在康巴大地铺展,一首现代农业跨越曲正在雪域高原奏响。

(杨琦张萍 文/图)

新闻推荐

央视《歌声与微笑》——甘孜州群众歌咏大汇在泸定完成录制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姜涛记者杨琦文/图)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歌声与微笑》——甘孜州群众歌咏大汇于6月29日走进泸定县,在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与当地群众合唱团、群众文艺...

泸定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定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甘孜:“院州”牵手 科技助农脱贫增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