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赟与村民话家常。林赟与管理员得西整理蔬菜。
“我之所以会主动要求再干两年,是因为还有没完成的事业,没实现的承诺,我不想,也不能半途而废……”7月1日,林赟条分缕析的豪言壮语在州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座谈的会场响起。作为全州优秀第一书记代表,林赟将这次大会发言视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一上午的座谈,林赟听得仔细,不觉已近中午时分。与会人员从会议室鱼贯而出,林赟紧随其后,匆忙赶往停车场。“要不,再耽搁一天走?”“还是算了,村里的事太多!”干脆利落的回答,林赟再次告别爱人,油门一轰,奔着理塘高城镇更登亚批村而去。
◎甘孜日报记者 李娅妮 文/图
忠于职守工作出色
自2016年9月,林赟从州委编办副科长的岗位上被选派到理塘高城镇更登亚批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近三年时间过去了,如此分别的场景,总是让踏上路途后的林赟默默流泪。只因此去,短则一两月,长则三四月,与家人的片刻相聚,只会在视频里。
其实,今年4月, “驻村到期”的她,不必再“百里走单骑”,回到海拔4100米的高城理塘。可她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留任”!
“州级部门好多驻村第一书记都换喽!”“林书记没调走呢!” ……4月26日,在得知林赟主动留任的消息后,更登亚批的村民们很开心,“能和我们说真话的‘知心人’,能为我们办成事的‘贴心人’,留下来了。”
三年前,林赟接到了赴理塘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安排:“派你去,是因为你有农村工作经验”,领导语重心长地嘱托:“你代表是整个州委编办,一定要认真负责,坚持下去”,因职位交流而卸任的前任书记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背井离乡、异地分居、三天到岗,两个月后面临脱贫验收”……的现实,林赟都还不曾细细思量,便已直接领受任务:“舍小家顾大家,要以大局为重”。
就这样,她来到了海拔4100米+的更登亚批村。
村长四郎翁姆还记得,林赟刚到村不久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的情景:“本本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东西,看不懂,但肯定是和村子发展有关系”。
“不等靠不远走,家门口稳增”“洗车场蔬菜棚,找准务工‘薪’天地”” “硬化路通小院坝,美丽乡村靠大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 林赟描绘着更登亚批的未来,村干部听得激动,不少村民却将信将疑,长相秀气、身材纤瘦,又是州委下派的汉族女干部,语言也不通,能做什么呀?“男同胞都吃不消,她一女的不得行”。
冷水泼了一盆盆。可生就是个倔强性子的林赟,回到住处,蒙着被子大哭一场,便收拾好心情重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刚到更登亚批的日子——“说不苦不难,绝对是假话”,这个在康定也爱“略施粉黛”的“潮”姐姐告诉记者,她自此归置了各色彩妆裙子高跟鞋、告别了电视小说朋友聚会,每天仅围着吃饭、睡觉和工作三点一线转,把所有时间都贡献给了脱贫攻坚。
起初,住所没通自来水,每天拎着铁桶提水,明白了何谓“用水贵如油”;海拔激增2000多米,高原反应翻来覆去,明白了何谓“漫漫长夜无心睡眠”;白天连轴转,晚上辗转反侧,明白了何谓“五加二白加黑”。
彼时,理塘即将入冬。一阵寒风刺骨,吹得人麻木;一束阳光暴烈,又晒得人虚脱;天蒙蒙亮,已就着饼干充饥走村入户;夜黑浸浸,仍还在挑灯夜战整理资料。
一天,两天,三天……转眼间,林赟入户走访半个月,把全村164户836人的“家底”摸了个透,对25户贫困户120人的“困兽斗”更是有了应对之策。
“要有深入了解的前提,才有知无不言的权利”,曾在电视台记者、乡镇组织员、纪委副书记等数个岗位轮转的林赟,可不是流于“放嘴炮”的弱女子,而是饱经基层砥砺的实干者。
驻村不多时,她便乘着村级换届的东风,说服了履职不力的老村主任“退居二线”,并为村两委补充“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新鲜血液;同时,发展5名年轻党员和15名入党积极分子,后备生力军队伍俨然壮大。
“村容村貌”是更登亚批人脸面上的一道“疤”。随着2015年和2016年脱贫“摘帽”各项政策知晓度不断深入人心,与理塘县城毗邻的更登亚批村,面对与“干净、富裕、祥和”的样貌仍有着不小距离的“困境”,人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于是,2.2公里硬化村道修筑,2公里联户路恢复,70盏路灯点亮……要补的短板、要强的弱项,在林赟及村两委不停歇的监督督促下,一个个落地落实。
嗓子嘶哑了、脚底磨破了皮、汗水湿透了衣,“我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飞快运转,可事情怎么也干不完”,林赟向记者回溯说。
一直以来,游牧到定居的搬迁户组成的更登亚批村,人不识、心不齐,涣如散沙。“我想让搬迁户在新村也找到家的归宿”,林赟道出自己的心愿,“环境得跟上了,农牧民才能定心”。
她当机立断,放权于民。164户“六改三建”工程,其中一项为“院坝建设”。林赟组织全村人全程参与建设方案的拟定、投票、颁布、实施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而村两委只负责搞好后勤保障及监督服务事项。
村民参与度空前,“当家做主、公开透明的感觉让大家劲头十足”,内生动力催生调动,后续乡村振兴,才有了安营扎寨的“培养皿”。
会开着开着,路走着走着,村民看着看着,更登亚批村的新面貌就显现出来了。“林书记干工作很实在”,好口碑和她的身影一道,日渐为群众所熟悉。
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蔬菜大小棚、农民夜校……接二连三建了起来。
心系群众为民解忧
美丽乡村业已入画。可大伙儿腰包空空、面容囧囧的现实成为摆在林赟面前又一道新的命题。
让林赟头疼的是,更登亚批村无一寸自留土地,发展不了任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几乎无甚有利的抓手。经过市场调研后,她沿着前任第一书记铺下的路子,决心发展蔬菜大棚建强集体经济和蔬菜小棚提升内生动力。
每年三月起,林赟会同农技员、村干部寸步不离大棚,从育苗、插秧到管理、销售,每个环节亲历亲为。经过艰难的初创阶段,实现菜市场、学校、军马场订单合作,每年固定收入达三万余元。
得西一家是村里收入“垫底”的贫困户。全家四张嘴,都指望她一个劳动力。三个孩子、单亲妈妈、没有技能,加之虫草采挖季无法上山……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直不起腰。
大菜棚发展进入轨道后,2018年,林赟为得西在大棚谋得一份“管理员”的工作。一年时间里,得西不仅将各类蔬菜种植知识和技艺烂熟于心,还从打零工年收入不到5000元,一跃增加1.4万元。今年,得西甚至主动申请,轮换到村里的洗车场“当差”,学了新的手艺不说,每月还有固定工资。扶贫输的血,让得西一家有了生机。
6个大棚支起来,131小棚遍地开花。在林赟的提议下,农民夜校搬进了菜棚,农技员手把手教授茄子、青椒、三月瓜等群众喜爱菜蔬的种植技术。村民还跟着林赟前往甲洼田园综合体、濯桑康藏阳光产业园现场观摩,80%的村民从“减少支出等于增加收入”中获益。
勇于担当埋头奉献
风吹日晒,奔前跑后。林赟在一次次的实地走访中发现,更登亚批村虽然产业基础差,但劳动力富足,“从劳动力转移入手,村民能辟出‘薪’天地”,她风风火火,说干就干。
率领着村里的“大部队”,免费接受16期技能培训;对接县城周边宾馆、餐馆、建筑工地,学校食堂,争取113个岗位;通过护林员、草管员、旅游管理员、环境维护员等公益性岗位,确保特困户稳定增收……“原本,村民守旧的心思重,就近务工总觉得丢人”,林赟陈清利弊,摆出实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终究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当一些持观望态度甚至反对的农牧民,看到务工者实实在在的收益时,逐渐一改故步自封的狭隘观念,也积极投入到高涨的“务工潮流”中。截至目前,全村25户贫困户中,16户仅务工一项就从2015年的零收入,到2018年的户均1万元左右。
新院建、菜蔬鲜、观念变、风气正,昔日无土可依、无业可靠的移民贫困村,现已变了模样;2016年底,整村顺利脱贫;2017年底,摘得“州级四好村”荣誉;2018年底,荣获州级“文明村镇”称号。
“未来两年,我想努力挖掘更登亚批村在旅游服务、电商运营、物流运输三方面的潜力,我希望在这两年播下的三颗种子,在更登亚批乡村振兴的土地上能生根、发芽,开出幸福花。”林赟信心满怀地说。
你来我往,都是群众;你推我搡,还是亲人。患过慢性肾炎、抗过“蛇缠腰”病灶的林赟,特别感念更登亚批的农牧民,“看我病病殃殃的时候,老百姓甚至把虫草塞给我吃,让我保重身体”,林赟婉辞,群众触动。
声音里颤音渐多,林赟最后蹦出一个字,说:“值!”
日日行,常常做,林赟眼看着,更登亚批,宛若新生。
新闻推荐
甘孜日报讯近日,理塘县法院民事审判团队集中审理了原告乐某某、王某某等人诉被告四川富通道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明志建...
理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理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