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任敏 特约通讯员 叶强平)“我领到工资了!感谢乡党委政府和劳务输出村级协管员,为我们这些文化水平低的贫困户营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好环境。”12月12日,领到4500元工资的理塘县濯桑乡下汝村村民巴登高兴地说。
“去年,我在外面打工,吃了口头合同的亏,损失了2000块钱。”巴登说。针对村民在务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年10月,乡党委政府和10个村委会协商,从村干部中选出劳务输出村级协管员,加强对本乡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有效保障务工村民的合法权益。
10月中旬,乡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 “打前站”,实地了解村民将要前往务工的康藏阳光基地的萝卜长势、产量以及吃、住、行、酬劳等相关事宜,将了解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村民,促成劳务供需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同时,利用入户走访、农民夜校、村民大会等契机,向村民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倡村民文明务工。
初步务工意向达成后,下汝村村委会主任兼劳务输出村级协管员细曲珍,逐字逐句查看村民与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乡上和村民信任我,我就要履职尽责,发挥好桥梁作用。”细曲珍说。
10月下旬的一天,下汝村党群活动中心院坝格外热闹,由20名富余劳动力组成的拔萝卜务工队伍整装待发,开启了他们的增收之旅。“今年有乡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和劳务输出村级协管员为我们做后勤保障工作,我只要专心干活路就行。争取每天多拔几车萝卜,赚钱添新家具。”下汝村村民扎西期郎信心满满地说,去之前还担心挣不到钱,结果拔了60天萝卜就挣了6600元。
两年前,汉戈村村民扎西的儿子患上肾炎,仅到成都看病就去了10多次。扎西说,他和老婆不得不辞去在县城的临时工作,把精力都放在照顾孩子上,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顿,“现在有乡政府帮扶,在家门口的汉戈花海干完活路又到邻近的萝卜基地挣钱,今年就没闲过,虽然累但很开心。”在濯桑乡开展的就业扶贫模式创新工作中,扎西成为劳务就近输出扶贫新模式的一名受益者。
劳务输出村级协管员制度也是濯桑乡在推进本土产业发展、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之举。据统计,濯桑乡选出的20名劳务输出村级协管员,组织村民到康藏阳光就近务工300余人次,增收60余万元。
新闻推荐
任敏正在上英语课。◎理塘县委中心报道组叶强平文/图“dog……”11月30日清晨,在理塘县濯桑乡下汝村幼儿园,稚嫩的英语声响...
理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