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康定新闻 > 正文

“最好的虫草在课堂”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8-11 15:22   https://www.yybnet.net/

康定县藏文学校开学第一天——

□人民日报记者 王明峰 张炜 时圣宇

8月9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藏文学校。寂静了20多天的校园,重又喧闹起来,像热闹的集市。今天是新学期报名开学第一天,每个新生报名点都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一簇一簇的。

甘孜州地处高原,海拔3500多米,寒假时间长,为了把学习时间抢回来,秋季开学就早。”学校政治课老师阿张解释说。

13岁的藏族女孩雪花人如其名,小脸蛋白白的,扎个小辫,格外文静。这会儿,她刚报完名,和小伙伴一起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爸爸甲模在一旁和老乡摆龙门阵。“现在国家对牧区教育优惠很多,娃儿报名只交了20元作业本费。”他跟记者说。

在康巴,孩子们能享受12年的免费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免学费、课本费、住宿费、伙食费,当地称为“四免”。经费来源,有中央补贴,也有州县两级财政的补助。

雪花家住在康定县吉居乡,距离学校150多公里,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了。第一次从牧场来到县城,小雪花多少有点不适应,脸上挂着羞涩。她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校园,眼神里充满着憧憬。

“女儿刚上初一,怕误了报名时间,我们头天就赶到了,住在小旅馆里等着。”37岁的康巴汉子怜爱地看着女儿。

送孩子上学读书,现在成了农牧民家里的一件大事。他们穿着打扮一新,亲自送孩子到学校,有的甚至全家出动,很隆重。藏族娃娃穿得也很新潮,学校操场上,跳跃着T恤衫、牛仔裤、棒球帽们,青春和时代的气息,充盈着校园。

副校长田华说,过去,牧区好多孩子小学一毕业,要么在家帮着挖虫草、捡松茸,要么去寺庙做了觉姆子(尼姑)或扎巴(和尚),虽然帮大人挣了些钱,却把学业耽误了。

“最好的虫草在课堂、在书本里。学好知识,考上大学,寻份工作,收入自然能提高。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甘孜州委宣传部部长毕世祥说。

藏文学校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藏汉双语学校,不只本州,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果洛,都有藏族小孩来这里求学。甘孜州的藏文高考状元几乎都出自这儿。 

雪花的表姐秀英,17岁,在这个学校上高二。这学期分科,她选了理科班。“我希望考一个好的大学,将来能走出大山。”秀英说着,用手指指学校庆祝藏单理科状元的横幅,那是她努力学习的目标。

学习汉语成了这些藏族孩子的自觉选择。连13岁的卓玛对此也有独到理解。“现在到哪个城市都要用,不然连饭都吃不上。”她坐在甬道边,手里翻着汉语文课本,嘴里念念有词,全然不顾眼前过往人群。“马上就要上初三了。我得赶紧背词组。”

话还没说完,卓玛就被3个小姐妹拉去报名了,书本搂在怀里,有说有笑。

(原载201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从雪域到大漠的艰辛穿越

——甘孜特警征战世界警察公路越野锦标赛纪实□耿冉本报记者陈建兵12月9日,甘孜州特警支队的付代位、央忠泽里、苏大云、刘勇、罗鸿、刘金燕载誉回家。面对雪山下那一条条迎接的洁白哈达,队员们心...

康定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定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好的虫草在课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