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甘孜 今日稻城 今日乡城 今日巴塘 今日理塘 今日色达 今日石渠 今日白玉 今日德格 今日新龙 今日甘孜县 今日炉霍 今日道孚 今日雅江 今日九龙 今日丹巴 今日泸定 今日康定 今日得荣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今日九龙 > 正文

“编织”出来的幸福生活

来源:甘孜日报 2019-10-21 10:19   https://www.yybnet.net/

公司绣娘在织布。次仁拉初(右)在指导当地群众。

◎甘孜融媒体新闻行动采访组 甘孜日报记者 刘小兵

九龙县是一个民族交融之地而且盛产牦牛绒等高质量的纺织、编织材料,手工纺织、编织技艺历史悠久,其中尤以九龙手工藏毯编织技艺特色鲜明,在2018年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纺织机器的普及,手工纺织、编织的服饰越来越稀有和贵重。如何传承传统技艺,并将其变成富民产业呢?九龙县第六代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传承人、九龙县龙韵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次仁拉初用她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坚持初心成就“匠心”

次仁拉初出生在九龙县魁多乡江朗村,刺绣是当地主要的传统工艺之一,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村民穿的衣服都全靠自己编织。次仁拉初所在的家族是当地有名的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传承人,祖辈曾经就靠着精湛的技艺在当地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次仁拉初自幼就对手工藏毯编织技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她刻苦学习,并有过以此为业的打算。但是随着机器织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工编织藏毯这项老手艺开始慢慢走入低谷,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少,所以她做起了其他生意。多年来,次仁拉初一直事业顺利、生活富足,但是她却始终没有放弃传承开发九龙手工藏毯编织技艺的想法。

近年来,随着甘孜全域旅游和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九龙发展产业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而且当地的民族刺绣品也受各地游客喜爱,于是次仁拉初萌生了把手工刺绣工艺发展成产业的想法。2016年,她在村上建立了一家刺绣行,一边传承、教授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一边吸纳当地妇女制作有九龙特色手工制品。但是九龙手工藏毯在村里几百年来都是自产自用,能卖钱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所以次仁拉初最初的做法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异想天开。“刺绣行成立最初确实很困难,因为绣娘们不相信编出来的东西会有人买;我便给她们讲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工作,反复动员,然后才有一些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进来。”次仁拉初说。

刺绣行成立后,次仁拉初把精力集中在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知名度上。作为土生土长的九龙人,她深知九龙彝族服饰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身,是九龙人精神特质和生活面貌的艺术体现,在色彩搭配上尤为讲究。于是她四处请教老人,反复研究当地传统服装,努力总结提炼并加工、改进当地手工服饰的工艺技巧。藏秀追求构图、题材、色彩、针法各方面的技巧,以“抽、拉、勾”为针法,以线细针密、色彩斑斓、直观生动为特点,绣娘的技艺是决定手工制品品质的关键因素,所以特别重视绣娘的技术培训作,再忙都要定期为大家上课,还会经常组织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原材的品质对产品的品质影响很大,她始终严把原料质量关,宁肯降低利润也不以次充好。为了学习他人先进的营销经验、拓宽产品市场,她多次前往州内其他地区和内地考察学习……

在持续努力中,次仁拉初的刺绣行不断发展壮大,她于2018年注册成立了九龙县龙韵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了拥有4台绣花机和30名固定绣娘、年产值80余万元的中小型民族文化企业,既保护传承了九龙传统工艺,又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次仁拉初本人也被评为了州级“三八红旗手”。

让传统工艺成致富“金钥匙”

目前,九龙县龙韵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实行订单生产,按照“公司+绣娘+分红”的模式运行,公司承接订单并提供原料和操作设备,绣娘只负责加工。公司目前聘用的固定绣娘大多是当地的普通中年妇女,公司每月为每名绣娘发放2500元左右的工资,并为大家购买了“五险”。同时,公司还为周边村寨的50多名无业群众提供了在家为公司加工刺绣产品的机会;一名兼职绣娘40天左右可以制作一件大号藏毯,然后根据工艺质量获得2000至3000元的报酬。

“我在家带孩子,顺便编织一些毯子、腰带之类的,以前做了都是自己用,换不了钱。现在公司上门收购,我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公司还会提供培训的机会,我已出去学习了两三次,如今的我不仅增加了收入,眼界也开阔了,这都要谢谢公司。”当地村民杜吉拉姆对记者说。

目前,九龙县龙韵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兼融汉、藏、彝三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包括藏毯、藏装、彝装、包包、鞋垫、挂件、耳环耳坠、帽子等多个种类,通过电商和实体店销往省内外各地;同时,公司还在省妇联的支持下,在成都青白江设立了展销实体店,让民族刺绣走出了大山。

次仁拉初告诉记者,随着九龙刺绣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县委县政府已把刺绣作为一项推动群众致富的民族文化产业来抓,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和创办示范的方式带动全县民族刺绣产业做大做强。她的公司准备在全县18个乡镇都设立点位,希望能让更多的妇女能在家里工作增收,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目前,公司已在4个乡镇已设立了点位。

“我们的口号就是‘背着娃、绣着花,既赚钱、又养家’。我希望能通过公司把我们九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把传统工艺变成致富产业,让更多的妇女实现就业增收。这条路上会有挑战,但我会一直走下去——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我有信心把这条路走好。”谈起九龙刺绣的未来,次仁拉初眼中满是期待。

新闻推荐

与文明牵手 让百姓踏上幸福路

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新貌。甘孜日报记者陈斌摄华丘村位于九龙县呷尔镇西南方向5公里处,幅员面积10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984米...

九龙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编织”出来的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