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甘孜县新闻 > 正文

海拔太高隧道太深缺氧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7-09-28 07:34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日报记者 张舒

雀儿山隧道无论设计还是建设,都经历了极为艰难的历程。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雀儿山隧道设计负责人蔚艳庆介绍,在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7公里的超特长隧道,既无成熟理论支撑,又无工程实例借鉴,隧道线路选择最难。

2002年,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启动,隧道设计备选方案多达7个,经过8年多的气象、地质、结构、通风、施工技术的专题研究才确立了最优方案。

首创“气象选线”成为破题的关键。有别于常规据地形、地质来选线,建立了两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在海拔3800米至5050米设立了7个人工监测点,工程师长期驻守现场,历时2年不间断监测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气象及道路灾害情况,“最终确定进口海拔4378米,出口海拔4232米,可保证全年畅行。”

2012年6月项目开工,施工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和机械设备都缺氧,隧道掘进至深处,每进隧道1000米含氧量较洞口降低10%,已无法正常作业。“5年多,大约3000名施工人员参建,很多工人最长只能干一年多时间,一年换一批。”业主方川高公司下属俄岗公司甘孜县工程处处长孙代说,一个人的活要三个人干,一台机械设备的功效仅能发挥40%。

如何破解?施工方在进出口各设置了一个制氧站,每小时单站可产50立方米纯氧,再利用30多台风机,分别布置在隧道主洞和平行救援通道内,救援通道风机源源不断送氧、主洞不断抽气,形成空气循环。

还有移动吸氧室。小面包车装载吸氧罐,运送至隧道中间,施工人员如有不适马上吸氧。

“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使隧道内含氧量等效于海拔2500米至3000米地带。”蔚艳庆表示。

(原载9月27日《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龙泉汽车甘孜行” 活动在甘孜县启动

本报讯(县委中心报道组余应琼王永霞)昨(19)日,“龙泉造甘孜行”2017年深化援甘工作暨成都龙泉汽车甘孜行活动启动仪式在甘孜县举行。活动当天,甘孜县发改局和龙泉驿区商务投资促进局签订了《汽车产业协...

甘孜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海拔太高隧道太深缺氧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