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讲起德格县,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讲起格萨尔王,那就无人不知了。德格县正是格萨尔王出生地,2012年,成都市10个区县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成都高新区与德格县结为“兄弟”,五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形成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为重点,以援藏工作队干部人才为助力的三位一体援藏新格局。
10月13日,笔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截至到2016年,成都高新区对口帮扶德格县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超过2.5亿元,实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对口帮扶项目45个。今年,成都高新区继续规划投入资金7500万元,对口帮扶德格县18个项目。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县城距成都市954千米。经济素来以牧业为主,是格萨尔王故里、南派藏医药发祥地。这里孕育了《岭·格萨尔》史诗等不朽遗产,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格县印经院也坐落于此,被誉为“康巴文化中心”。
“出生于德格的格萨尔王创造了造福藏区人民的光辉业绩,留下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史诗。”德格县委书记嘎绒拥忠介绍说,五年多来,成都高新区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知灼见、真抓实干帮扶德格发展,将助力格萨尔故乡辉煌再现。
成都高新区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德格县委常委、副县长卢德强表示,当前,成都高新区对援藏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2019年,助推德格县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亿元。
基础设施 产业帮扶 助力德格县摆脱贫困
关键词:投资五千多万元的高新大道;投资2000万元的牧俗风情扶贫新村
德格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县域内自然资源富集,雄奇险峻的雀儿山、人间仙境多瀑沟、西天瑶池玉隆拉措,金沙江、雅砻江贯穿而过,是外地游客经317国道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
10月,秋高气爽,正值旅游旺季,往来川藏线的游客络绎不绝。通过合理的开发与保护,让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价值,以产业化思维带动当地牧民脱贫致富,是成都高新区援藏工作的一大策略。
“我们要依托这里的资源禀赋,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帮扶,助力德格县脱贫致富。”卢德强说。
行走在德格县城,街道平坦整洁,两旁别具藏族特色的建筑引人驻足。马尼干戈镇中心大道宽阔干净,行人车辆各行其道,路灯成排伫立。这条由成都高新区投入5011.04万元资金、历时两年建设完成的交通要道,建成后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高新大道”,道路不仅拓宽了,还完善了地下供水、排水系统,让祖辈生活在这里的群众第一次用上了冲水厕所;投资9429.6万元实施了德格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德格印经院景区建设工程、县城风貌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了德格县柳林子大桥、老油库大桥、雍珠路,对格萨尔大街、巴宫街等道路进行升级建设,全面提升了德格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通过县城风貌改造项目对德格县城进行整体风貌改造,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康巴文化小城。
交通要道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出行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当地资源开发提供了保障。有了交通的基础,成都高新区经过充分调研后,今年,拟投入2000万元建设柯洛洞乡独木岭村牧俗风情扶贫新村,立足牧区、围绕当地圣仙沟及野花岭打造牧民风俗体验园区。项目共分四期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将惠及当地4个贫困村,增加3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平均旅游接待收入25000元/户·年,人均增收7500元/年。
如今,位于雀儿山麓的独木岭村牧俗风情扶贫新村一派繁忙。藏房宾馆、小型餐厅、观景台、特色围栏、环保厕所等设施主体已成型,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他们之中有不少是来自该村的牧民,在这里务工每天能挣到100多元。
独木岭村牧俗风情扶贫新村是高新区援建的众多产业项目中的一个,五年时间里,成都高新区充分利用当地产业发展基础,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资金引导为支撑,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用于德格县产业发展,以“走出去”为目标的思路发展德格的主导产业。
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援藏工作队以德格县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以打造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投资240万元邀请国际顶级团队,编制完成了《德格县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用高标准的规划为德格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指明方向。重点打造了马尼干戈镇、阿须草原、德格县特色风貌古城等三个重点旅游区域,实施了格萨尔王展览馆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提升了德格县旅游产业承载水平。自2014年启动康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成都高新区每年投入350万元,对德格县印经院珍藏的大藏经经版进行抢救性复刻保护。还深入挖掘德格特有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巴文化发源地”“格萨尔王故里”等民族文化品牌。
在南派藏医药产业发展方面,援藏工作队依托《德格县中藏药产业发展规划》,投资591.94万元,以国家GMP标准高标准实施了藏医院制剂室建设项目,从原料药前处理、中藏药饮片加工、丸剂加工、散剂加工、胶囊加工等多个生产工艺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极大提升了德格县藏药生产的产量与药剂质量。同时,继续实施德格县中藏药材驯养基地、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合理布局藏药种植-加工产业链,依托企业-农户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定向收购等方式,稳步增加种植户收入水平。
今年,成都高新区还累计投入400万元援建德格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依托甘孜州卫校等单位开展藏医药人才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未来将形成藏药种植基地群和藏医驻外门诊群。目前,首批35名学生已入校学习,接受15名藏医药教师的专业授课。
“成都高新区的援建资金帮助我们修缮了校舍,增添了教学设备,给学生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德格藏医院院长雄呷说。
在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方面,援藏工作队投资100万元编制了《德格县民族手工业旅游产品策划方案》《德格县特色旅游产品设计方案》,对德格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德格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路线;通过对麦宿片区民族手工艺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提升了当地民族手工业产能;通过制定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扶植政策、建立企业—手工艺人生产合作社,提高了手工艺人生产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麦宿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已带动当地400余户共计1300名农牧民增收致富。
援藏队伍 对口帮扶 接力改善社会民生
关键词:三批107人接力支援德格;组织30余批1600名德格县干部人才外出学习
自2012年启动对口帮扶德格县以来,成都高新区累计选拔干部人才三批共107人赴德格县开展支援工作。五年多来,经过三批援藏队伍的接力付出,对口帮扶资金、政策、项目的大量投入,德格县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作为对口援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德格民生一直是援藏工作者心头沉甸甸的责任。在对口支援德格的过程中,援藏工作队充分认识到德格县民生事业发展不仅要靠硬件改善,更需要软件方面的提升。因此,从2014年来,援藏工作队便确立了“既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性民生硬件工程,又要培训一批本土优秀人才的软件提升工程”的民生援藏工作思路,使德格县民生事业的“短板”不断得到补齐。
成都高新区投资796万元建设了达马乡中心卫生院、错阿乡中心卫生院,极大改善了德格县玉隆拉措、麦宿两个片区医疗条件,同时为德格县26个乡镇采购了公共卫生服务设备,全面提升了德格县农牧区医疗服务水平。在援藏期间,援藏医生们还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指导、系列培训等方式,对德格县医疗服务人员不断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提升德格县教育硬件和软件水平,投资1690万元实施城关一完小综合楼建设工程、竹庆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累计投入300万元实施高新励志奖学金以及校服工程。提升了德格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让德格的教师学生第一次用上了拥有地暖的温暖教室。援藏教师还通过指导评课、送教下乡等方式为德格县教育工作送去了内地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等10余项制度,编订了《教师手册》《学生行为规范手册》等规范材料,使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德格落地生根,促进了德格县学校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积极实施民生建设工程,不断提高了德格人民生活水平。其中,投资345万元建设的德格县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大大缓解了德格县人民群众“吃菜难”的问题,带动当地100余户、348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户均年收入增加达3000元;投入600万元,对102个贫困村800余名贫困劳动者开展“量身定制”就业技能培训;实施了德格县城自来水厂改造工程,使德格县城区域供水能力得到提升,解决了县城群众“用水难”的问题;投入250万元持续实施敬老工程,显著改善了德格县5所国立敬老院中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推动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组织30余批次、1600余名德格县干部人才、乡村教师和村组干部,赴成都、北京等地区参观学习,提升干部人才综合业务素质。对口援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援藏干部“技术精、业务熟、能力强”的优势,制定传帮带措施9条,援藏教师通过师徒帮带、“口传手教”等方式不断提升县中学、城关一小等县内重点教学点的教育质量;对德格县26个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包括检验技能培训、中西医结合康复培训、外科手术培训等多个科目的轮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开设了每月一期的“援藏干部大讲堂”,主要涉及职务犯罪侦查策略与技巧、公文写作、公诉案件办理、证据审查等课程,提高了德格县基层干警的业务能力,多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为德格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干部技术人才队伍。
“五年多来,成都高新区围绕德格县脱贫奔康目标任务,每年投入上年公共财政收入的0.5%,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德格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杰说,成都高新区援藏干部人才立足自身岗位,真抓实干,为德格发展注入了新理念、新活力。
五年目标 三年建成 着力实现“四好+生活”
关键词:未来5年将投入援藏资金5.1亿元;实施十大扶贫工程;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对口帮扶
自去年9月,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进驻德格县后,援藏工作队与德格县充分沟通并借鉴前期援藏工作经验,编制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对口帮扶德格县规划(2017-2021)》。规划提出,未来5年,成都高新区将投入援藏资金5.1亿元,用于实施十大工程,以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业为增长点,以民族特色手工业发展为重点,促进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亿元。
“近期,我们进一步提出‘5年目标、3年建成’的目标,提前推进实施成都高新区援助德格县项目,力争2019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使成都高新区成为引领藏区脱贫攻坚和对口帮扶的示范区。”卢德强说。
在成都高新区援藏工作队副领队、挂职德格县副县长的曾武才看来,对口援藏工作不仅要充分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实际,更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2018年是德格县“五年计划三年完成”实施的关键之年,成都高新区将通过产业、项目、人才、资金等多措并举,将德格独特资源优势与成都高新区发展优势紧密结合,围绕德格县中心重点工作,规划投入8500万元援藏资金实施十大工程,全面助推德格县脱贫奔小康。
成都高新区将利用资本、市场等方面优势,创新整合“资本+文化旅游”资源,运用多元化资本运作方式开发玉隆拉措、多瀑沟、雀儿山等旅游资源,投入900万元建设格萨尔文化产业园区和德格印经院世界藏文智库;创新整合“生物产业+南派藏医药”资源,发挥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优势,鼓励成都高新区高科技生物企业关注、支持、帮扶德格南派藏医药产业发展。
在现代商贸体系构建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发挥“互联网+商贸商业”的运营优势,借助雀儿山隧道开通、格萨尔机场建设通航机遇,充分整合德格特色产品,帮助当地开展订单式营销;坚持“市场+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指引,将成都高新区的市场优势和德格县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优势。
通过政府搭台、邀请区内企业以市场化手段帮助德格脱贫,也是成都高新区对口援建德格县的重要举措。“发展高原蔬菜种植,德格县具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四川种都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总农艺师刘峥说,德格县光照充足,加之高原地区寒冷气候让土壤里的病虫较难存活,给蔬菜种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公司于去年选送了一批蔬菜种子在这里试种,目前长势喜人。下一步将同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发展高原蔬菜种植,利用公司的市场资源,帮助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
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将以开放的思维和视角“引、育、选、用”各类人才,帮助德格打造“本土+专业”人才队伍,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通过多种措施助推藏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实现“四好+生活”。
云兮 舒琴
后记
今年4月召开的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推进会提出,要不折不扣落实***精准脱贫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成都高新区通过五年来的精准帮扶实践,正以扎实的“绣花”功夫,为德格县“绣”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9月26日,世界第一高海拔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工程设计者、建设者、德格县周边群众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四川日报记者何海洋李向雨摄)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央电视台...
德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德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