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德格新闻 > 正文

谁将继续传唱格萨尔? ——千年史诗说唱艺人的追寻困惑

来源:甘孜日报 2016-08-02 11:45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王迪

珍珠一样的奶油色皮肤,比胭脂还红的脸颊,藏装上的饰物如霞光闪耀。一千年前,这个名叫格萨尔的英俊少年通过赛马夺得王位,给青藏高原东部的广袤地区带来和平和繁荣。

74岁的阿尼从不怀疑,历史上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他用大半生的时间歌唱这个藏族史诗英雄的伟绩,从川西高原的老家一直唱到日本、英国。

他是一名《格萨尔王》史诗说唱艺人。

《格萨尔王》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也是为数不多、仍通过口头说唱传承的史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部在中国西部,尤其是藏区广为传唱的史诗,讲述了英雄格萨尔王除恶扬善、统一多个部落的英勇事迹。很多学者相信,这个英雄的原型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生活在公元十一世纪。

两千年前的古希腊诗人荷马是阿尼的同行:他们赞美的英雄都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他们说唱的史诗都与生活有关。

遇到祝寿、生子,阿尼要唱《英雄诞生》。在婚嫁时,则要唱《迎娶珠姆》,珠姆是格萨尔王的王妃。

“年轻的时候我一天可以记住6个故事,一个故事少则半小时,长的有三个小时。我可以连着唱上几天几夜。”阿尼说,他唱过100种唱腔。

但唱了60年的阿尼现在年事已高。他渴望把格萨尔王的史诗传给后人。

他首先想到的是儿子。藏文学得好,懂得腔调也多,但他的声音不那么好。后来,他学了藏医,成为从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医生。

其次是他的孙女。阿尼说:“她唱歌跳舞都特别好,在小学的时候经常演格萨尔王藏戏里的珠姆。但是她的藏文基础不好。”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孙女到内地完成了中学和专科。现在她回到德格县马尼干戈乡做了一名乡干部。

为了把他唱过的内容保存下来,他到德格印经院学雕版制作,刻了八年的经文。学成以后,他自掏12万元,把妻子手抄记录的内容一刀刀刻在336块印版上。

后来国家开始介入。2007年阿尼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尔王》的代表性传承人,每年1万块钱的津贴让他的生活有了着落。

德格县政府文化部门请阿尼带徒弟,在当地的中学、小学办起了《格萨尔王》说唱班。从2013年至今,阿尼已经培养了近500个学生。

阿尼相信,演唱《格萨尔王》的传人是可以教出来的。

“他首先必须声音好,高中低音都能唱。最好是读点书的,藏文要好。还有,他必须相信格萨尔王,最好在梦里见过他。”

阿尼想了想,加了一句:“只要他用心学,一直不断地唱下去,他会梦到格萨尔王的。”

但他并不确定,500个学生里就能出现一个像他一样、一辈子唱《格萨尔王》的人。

“他们知道格萨尔生在哪里,做了什么贡献,身边有哪些大将。他们知道他活了多少年,也学会了一些唱腔。可他们整天耍手机、看电视,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哪有那么多时间唱《格萨尔王》呦。”

阿尼仍然在寻找《格萨尔王》的传人。

新闻推荐

成都高新援建高原风貌小城

本报讯(记者王舒琴)“未来的德格县会变得更加迷人,体现浓郁的格萨尔文化积淀。”4月25日,西南商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高新区援建德格县城风貌改造工程近期已全面开工。项目共计投资4789万元,其...

德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德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深秋上高原2015-12-06 19:03
评论:(谁将继续传唱格萨尔? ——千年史诗说唱艺人的追寻困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