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丹巴新闻 > 正文

丹巴县水子一村村委会主任余德春:脱贫一靠政策好二靠加油干

来源:南充日报 2017-10-12 06:01   https://www.yybnet.net/

【党代表感言】

余德春: 这次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让我感到十分光荣。到了北京,我要把十八大以来, 党在藏区的优惠政策, 藏区群众获得的实惠讲给全国人民听。 我特别要说, 我是一名藏族女子, 通过自己的努力, 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要把这份幸福分享给全国各族人民。

●四川日报记者 徐登林

临近国庆,甘孜州丹巴县水子乡水子一村牦牛河边,收购商上门,几位村民围在汽车旁出售花椒,村主任余德春在现场帮忙。

“6斤,300元。”余德春将卖花椒的钱递给村民李康友,同时问他种不种羊肚菌。“种是想种,但成本有点高。”李康友说。“要脱贫,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自己加油干。”余德春告诉李康友,只要他下定决心,投入方面她可以帮助想想办法。“有余大姐帮忙,我家脱贫致富就有了奔头。”李康友高兴地说。

作为水子一村村委会主任,余德春带领全体村民走上勤劳致富、脱贫奔康之路。

有冲劲 带领服务队“闯”县城

余德春从小生长在水子一村,这里山高水深、土地贫瘠,为了摘掉贫困帽子,余德春在村里率先走出家门打工。1999年,余德春家门口的省道303线改扩建,工地老板叫她帮忙找一批民工,余德春一下带了10多人到工地上修路。“4个多月,每人挣了4000多元。”余德春说。

“从此,我就打工挣钱上了瘾。”余德春告诉记者,1999年,家里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后,她就在县城周边揽零活干。务工期间,余德春了解到城里急需家政服务人员,2002年,余德春回到村里组织成立家政服务队。最初,仅有3人加入,余德春带领服务队“闯进”县城,那一年,家政服务队用辛勤劳动换回了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报酬。之后越来越多的妇女主动加入,服务队逐步壮大至39人,每人年均增收8500元。

随着家政服务队逐步稳定,余德春将目光盯向市政建设,2005年初,她承包了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劳务项目,由她组建的劳务队户均增收1.78万元。尝到甜头后,村民踊跃加入,劳务队迅速壮大,活跃在各处施工现场。善抓机遇的余德春,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2004年初,余德春当选村委会主任。

有干劲 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6年,新一轮脱贫攻坚在丹巴县展开,水子一村经过多年发展没有被列入贫困村,但全村94户人中,仍有14户、47人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包括李康友家。

余德春说,自己先致富了,作为村主任,现在她关心的是让14户贫困户也脱贫致富,为此,村里先后发展起了100亩花椒、200亩核桃,搞起了民居接待。2016年,余德春以村里先行先试的6户村民为骨干,组建成立丹巴县德春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准备让村里的贫困户全部加入。

“贫困户增收,要有支柱产业。”余德春告诉记者,种羊肚菌平均每亩利润在2万元以上,但难在投入高,像李康友家,两个孩子在念书,妻子又有病,村里准备给他申请扶贫小额贷款作为首批投入资金。

(原载2017年10月5日《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强化全程监管 坚守安全底线 省食药监局工作组到甘孜州调研

本报讯(邓勇)9月18日至19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鞠波一行到甘孜州丹巴、康定等地,调研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中藏药业产业发展情况。州政府副州长程静陪同调研。鞠波一行先后前往丹巴县...

丹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丹巴县水子一村村委会主任余德春:脱贫一靠政策好二靠加油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