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白玉新闻 > 正文

巧手“缝”出脱贫路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8-10-29 06: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登林

卡灼,甘孜州白玉县纳塔乡金都村牧民。2015年底,他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凭借缝纫手艺让一家人成功脱贫。“没做好的衣服自己人穿”是卡灼的生意准则。

近日中午,正在家里聚精会神地给房梁上色的卡灼听到几声呼喊,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来到门口。

“我来买一件冬天穿的衣服。”来人是一位邻居。“好吧,我拿几件你选。”卡灼热情招呼并将客人往家里引,随后,对方买走一件带毛中长大衣。

生意顺风顺水,家里收入不错,一家人住进了新房,新房又在进一步装饰。现在看起来,卡灼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足,但外人不知道的是,他家曾经非常贫困。

今年39岁的卡灼,以前居住在金都村比较偏远的牧区,属于散户,也是无畜户,一家7口人主要靠他挖虫草、采贝母获得一些收入,其余就靠草补、林补、低保等政策性收入。2015年,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

2015年底,卡灼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评上贫困户,不是什么光荣事。”卡灼告诉记者,他几天几夜都没睡好觉。

2016年初,金都村第一书记伍金多吉与卡灼一起寻找增收路径时,卡灼提供了一条信息,其堂兄是当地有名的裁缝,而且在附近的甘孜县开有门市,自己一直有向堂兄学艺的想法。“好啊,有了手艺就增加了一条脱贫门道。”伍金多吉鼓励卡灼把想法变成行动。

初学缝纫时,卡灼不知变通,下剪备料常常出错,做出的衣服总是不合适。卡灼告诉记者,那些没做好的衣服,他就自己拿回家让家人穿。压力之下,卡灼很快学会了藏装缝纫技术。2016年,他还从堂兄那儿领到3000多元工资。2017年,已经“出师”的卡灼通过缝纫获得了近2万元的收入。

2016年,卡灼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17年,项目正式实施,当年9月,卡灼一家入住基础条件非常好的金都村牧民定居点。

“他缝纫加工的藏装质量过硬,价格公道,订单排得满满的。”伍金多吉说。如今,卡灼在新房里专门腾出一间房作为裁缝铺,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万元,加上妻子偶尔做做零工,一家人开始慢慢攒下余钱。

2017年,卡灼家脱贫。他的新目标是在县城开一间自己的缝纫铺子,带动村里另外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新闻推荐

安置点里暖意浓

昂翁降措在为村民测血压。炊烟升起。党员突击队在搭建帐篷。◎甘孜日报社前方报道组黄良富谢臣仁余秋林文/图秋末冬初,寒...

白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巧手“缝”出脱贫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