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瑾
以“三社联动”为突破口,以提高老年人数字使用能力和优化养老环境为目的,探索建立安全便利、数字健康、共享互助、老年友好的数字适老新甘肃。
新时代背景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回应,也是实现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应有之意。甘肃省2016年开始推进“三社联动”试点项目,这一项目以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为切入点,以服务社区各类人群为特点,以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为着力点,以社区治理为最终目标,很好地实现了专业服务进社区、专业力量助社区的效果。立足于当前甘肃省省情与老龄化现状,应以“三社联动”为突破口,以提高老年人数字使用能力和优化养老环境为目的,探索建立安全便利、数字健康、共享互助、老年友好的数字适老新甘肃,推动甘肃省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政府层面:抓住切入点,构建数字适老政策环境
《甘肃省养老服务条例》等规范性文件的相继出台就智慧养老、积极应对老龄化等方面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规定。下一步要以数字适老作为政策的切入点,一方面通过在“三社联动”试点社区推广老人数字技能培训,提升老人数字使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构建数字适老的政策环境。具体而言,一是健全数字场景中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措施,既要为“触网”老年群体提供完善的数字安全服务政策体系,也要切实维护“怵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如绿色就医通道等)。二是建立适老化相关的地方性服务规范、设施建设标准与监督平台,通过创建和修订相应规范体系,保障适老服务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三是构建“党为核心、条块结合、有统有分、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通过组织联动、政策联通、资源联用、服务联办凝聚合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数字服务需求。
社区层面:服务下沉,建设老年数字友好型社区
在已有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与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基础上,加快推进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依托全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适老服务的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精准监管。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整合养老服务运营中心、健康甘肃建设、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等各类资源,联合老年大学、社区教育机构等主体,将社区服务和基层医疗服务以更轻松、更便捷的方式接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中,降低连接成本。
硬件建设上,鼓励各市县立足本地实际,从老年群体的居家生活、出行、基本生活服务等日常生活场景出发,探索智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场景应用,推进设施的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软件适配上,深入挖掘甘肃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以特色主题融入适老建设,用文化活动凝聚社区向心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享生活”“数字扫盲”行动为老年人赋能,最终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老年友好型社区”。
社会组织层面:加大为老、助老自助组织孵化
在“三社联动”框架内,通过资金扶持、政策优惠、资源倾斜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对为老服务、居民互助、老人自助类社区社会组织,扩大增量,尤其对“银龄志愿者”的开发需要予以重视和加强;促进社会组织服务领域逐步延伸到为老年人提供技术帮扶、心理疏导、知识科普等新型领域,挖掘存量。摸清甘肃省社工机构与基层社区在数字适老服务方面的合作现状与困境,依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建设思路,在社区内有计划分步骤地普及专业社工机构与社会工作岗位。
鼓励全省社会组织在积极应对老龄化中发挥优势特长,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升社会组织承接养老服务的效能。评估程序上,由政府督查指导、三方机构评估、社会公众评价组成的“多维联动”体系,对服务项目、服务组织展开“双向评估”;评估内容上,从完成情况、财务状况、综合效能等方面对项目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估;评估执行上,强化对主体、内容、程序的全过程监管,促使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
社工层面:拓展队伍规模,引入老年社工
进一步落实各市州县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执行情况,通过扩大社工岗位购买、增加社区专职人员等形式,扩大社区内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比重。广泛动员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等参与为老志愿服务,最终形成以社工服务为主、志愿服务为辅和邻里服务为补的社区服务模式,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针对老年人感知力减弱、反应速度下降等身心变化规律,提升社工的服务意识、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着重增加“老年社工”专业人才。挖掘已有社区工作人员潜力,通过短期进修、薪酬激励、落实补贴、完善考评等方式,提升现有社区服务人员为老、助老、养老的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技能与服务能力,逐步构建专业人才队伍体系和专业服务体系。
(作者为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为进一步加大对旅行社等文旅企业的支持力度,纾困解难,减轻旅行社业务经营困难,统筹推...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