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
●5000年中华文明,凝结着历代中华儿女的勤劳和智慧,至今光芒绽放
●仰韶文化、玉文化、青铜文明……先民的聪明才智让华夏历史为世人惊叹
●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世界上最早的口弦琴、殷墟甲骨文……数千年前的发明创造、独特的礼仪制度、丰富的文化艺术成果,仍然影响后世
17年前,山西陶寺遗址考古人员在耗时两年多的反复求证和模拟观测后,终于在某一天,看到一道亮眼的光芒从观象台立柱缝隙中照射进来。那一刻,全场激奋。这是4100多年前的观象台。这道来之不易的光,证明中国人至少早在4000年以前,就能够“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2021年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四川日报全媒体“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三星堆对话古遗址”大型融媒体报道组从三星堆出发,实地采访黄河、长江流域的11处古遗址,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特色鲜明的灿烂文化——陶寺的观象台比英国的巨石阵还要早约500年,为世界最早;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成熟的文字体系之一,在此基础上演化的汉字传承至今;即使远在中国西南的三星堆,也创造了神秘独特的青铜文化,堪称世界青铜文明的明珠。
回看5000年中华文明,它们凝结着历代中华儿女的勤劳和智慧,至今光芒绽放。
各美其美
中华大地文化璀璨
早在距今约7000-5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
便创造了古朴生动、
充满生活气息的彩陶文化
其中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
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
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
原始时代龙虎形象
伴随着仰韶文化强大的辐射力,彩陶开始大范围传播,掀起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如今走进历史课本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彩陶盆等文物,便是仰韶文化彩陶的代表之作。
在仰韶文化影响下,距今约5300年-4700年的甘肃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也进入灿烂辉煌的鼎盛阶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介绍,马家窑彩陶器型繁多、纹饰繁缛精细,风格绚丽典雅,不仅是甘肃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作,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彩陶的最高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彩陶文化从黄河流域开始,曾经一路西进,沿着天山山脉到达了巴尔喀什湖(位于今哈萨克斯坦)东岸一线。在长达数千年的西渐过程中,中原远古文化与古老的西域文化融为一体,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考古文化。
在五六千年以前,玉文化也开始在中国东北部以及长江流域出现。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最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便是玉器,其中又以玉琮最为独特,它相通的中孔象征着沟通天地的能力。良渚文化的十节玉琮,在1000多年以后,甚至出现在成都金沙遗址,说明“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礼制文化,在华夏大地得到广泛认同。
安徽凌家滩遗址,在距今5800年至5300年左右,迎来中国史前第一个玉文化高峰。凌家滩曾出土一套玉龟和玉版,学术界认为类似于原始的八卦图,并不仅仅只有占卜的内涵,还代表着凌家滩人已经有了观测天文、研究“时空”的思想。此外,凌家滩出土的另一件玉人,身上有着一个直径仅0.15毫米的钻孔,仅能穿过两三根头发丝。说明在5000多年以前,凌家滩先民已经掌握杰出的制玉技术和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种钻孔技术如何完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在更广阔的区域,各地先民也充分展示了聪明才智。陕西石峁遗址,这是一座由石头“砌”出来的城。石峁人把黄土高原上独立的小山包用石头垒筑包裹,气势恢宏,巍峨壮丽,宛如一座超大型的平顶金字塔。而这座4000多年前的城址,面积达到约400万平方米,为中国史前城址之最。在三星堆,原本史料记载古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考古发掘出来的体量高大的青铜神树、神秘诡谲的青铜面具等文物,却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南,曾经存在着一支发达的青铜文明。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曾表示,“中国到国外展出的文物,最受欢迎的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三星堆创造的青铜文明,即使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成就瞩目
凝结先民智慧创造
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尧帝时期
已有相对成熟的天文历法
用来指导农耕
4000多年以前
陶寺先民
可能已经掌握了范铸工艺
……
陶寺遗址,学术界认为最有可能是帝尧之都。在《尚书·尧典》中,曾记载尧帝“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说明在尧帝时期,已有相对成熟的天文历法用来指导农耕。在陶寺发掘中,考古人员果然发现了观象台。经过两年多的实地模拟观测以及天文学家的助阵,陶寺观象台已确认能够观测到20个节气。12道观测缝,只有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的功能,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春分和秋分则同时可以从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这20个节气,被认为是24节气的祖源。而陶寺观象台年代在距今4100年左右,如果英国巨石阵确认有观测天象功能,那么陶寺观象台比它早了约500年!
一般认为源自中亚或者西亚的青铜技术,被中国古代先民创造性地使用范铸法来铸造青铜容器或礼器。在陶寺遗址,发现了用范铸法铸造的中国最早铜铃。虽然它只有五六厘米长,三厘米左右宽,做工粗劣,却可以明显看出是用“复合范”铸造的铜器。它的出现,说明4000多年以前,陶寺先民可能已经掌握了范铸工艺。这件铜铃,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金属乐器。
在陕西石峁,世界上最早的口弦琴出现了。在石峁发现口弦琴以前,蒙古汉代匈奴贵族墓出土的口弦琴被认为世界最早。石峁发现口弦琴,将这一历史一举提前了两千多年。口弦琴在中国先秦文献记载中称为簧。“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这里的簧就是口弦琴。在考古发掘中,它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等级较高的遗址,比如可能为帝尧之都的陶寺遗址。在石峁,簧出现在核心区“皇城台”。这里还发现了骨笛、骨哨等其他乐器,给了考古人员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些乐器当属当时组合式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礼乐制度在当时或已开始形成。
石峁遗址,还发现200多块壁画残片,其中最大的面积达到近40平方厘米。这批壁画无论在制作工艺还是绘制技法上,都和汉代以后的壁画较为相似,说明中国早期壁画的制作工艺及绘制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时期便已经确立。而石峁所在区域,很可能就是中国壁画的发源地。
一个王朝的背影,3000年前的帝都殷墟,达到中国青铜艺术的顶峰。这里出土了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832.84公斤的重量,雄伟庄严的造型,堪称当之无愧的中国商代青铜文明代表作。在司母戊大方鼎的背后,是殷墟发达的青铜制造业。这里是发现铸铜作坊最多的古代都城,2015年发现的一座铅锭贮藏坑发现铅锭3.4吨,可铸造数十吨青铜器。
在中国古代先民的发明创造中,甲骨文享誉世界。而甲骨文发现之前,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只被承认到周。当殷墟甲骨文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以后,中国的信史一举提前了1000多年,文献记载中的商王朝展露出一个王朝的气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迄今已有16万余片,发现4300多个文字。经甲骨文专家数十年如一日的残片缀合和释读,现在能够识读的已有1500多个。当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文字在历史中消失,唯有在甲骨文基础上形成的汉字在3000多年以后仍在为中国人使用……
流传千年
文化艺术生生不息
在共同的精神信仰的
更大框架之下
各地文化圈结成一个“丛体”
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
共同书写灿烂悠久的
中华文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数千年前的发明创造、独特的礼仪制度、丰富的文化艺术成果,却仍然影响着后世。正是数千年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根深叶茂。
在一个又一个考古遗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历代都城的城郭制度、城址规划、宫城形制,或许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陶寺遗址的宫城南墙,考古人员2015年发现一种阙楼式门址。从平面图上来看,两处“阙楼”从宫城南东门的南城墙上延伸出来,呈现出“L”形状。这种结构复杂、形制特殊的门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阙楼式门址。更有意思的是,这竟然是2500年后隋唐时期洛阳应天门阙楼的基本形态,就连现在的北京紫禁城午门,也沿袭继承了这种4000年前的阙楼模式,说明它不仅具有较强的防御色彩,应该还兼具礼仪作用。
几乎同一时代的石峁遗址,则在外城东门址上设计规划了双瓮城结构,城墙每隔一定距离还设计了突出的矩形墩台——马面,以防敌人从侧面攻击来袭。这种双瓮城结构和马面,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瓮城和马面实例,也几乎是数千年来中国城墙的标配。
到了二里头时期,这里城址的规划观念和宫室制度,充分体现出当时国家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统治格局。尤其建筑坐北朝南、一号宫殿为代表的一门三道制度,后世皇家建筑一直沿用,至今在故宫午门还能看到。
为了建筑物的稳固美观,古代先民也贡献着智慧。在仰韶村遗址,考古人员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的“混凝土”。这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类似水泥混凝土的房屋建筑材料,它的颜色和质地完全区别于仰韶文化常见的草拌泥红烧土,质地坚硬,应该是用于平整地面。至于墙壁的“粉刷”,仰韶先民则用“涂朱”的方式进行。而这些当时的先进建筑材料,自然只用于高等级建筑。
在石峁,我们还见到一种4000多年前的建筑“钢筋”。当时的石峁先民为了城墙稳固,在石砌城墙中留出孔洞,内插圆木。这种结构,类似于今日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钢筋,也即北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纴木”。史学界一般认为纴木最早出现在汉朝,而石峁人在4000多年前已会使用“纴木”,堪称古代建筑技术的创举……
5000年历史浩浩汤汤。在更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以“四大发明”、儒家思想等为代表,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也正是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才汇聚成今日国人强大的文化自信,助力我们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版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边钰 成博 李婷
本版摄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吴枫 向宇
点击
“穿越”齿轮形铜器 4000年前就掌握了铜器范铸技术
21世纪初,山西陶寺遗址在持续发掘中,于一座小型墓葬中发现一件“奇怪”的文物——齿轮形铜器。这件文物位于这座墓葬主人手臂处,与之叠摞在一起的还有一件玉瑗,颈部处还有一串饰物。考古人员推测,这些文物应该是分别戴在墓主手臂和脖子之上。
在文物清理完成之后,考古人员发现这件齿轮形铜器外径12.5厘米,内径7.5厘米,中间是一个规则的圆孔,周围则均匀分布着29个齿,像极了今天具有实用传动功能的齿轮。这件器形“穿越”的文物,很快惊动了考古界。
陶寺考古队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介绍,大多数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可能来自于中亚或西亚,只不过在当地主要用锻打方式制作铜刀等工具。直到这种技术传入中国,古代先民创造性地使用范铸法来铸造青铜容器和礼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最大的发明。而范铸铜容器的技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便是陶寺遗址。目前,陶寺已发现多件范铸法的铜器。
1983年,陶寺遗址一处墓葬中,首次发现铜器——一件铜铃。它虽然做工粗劣,却可以明显看出是用“复合范”铸造的铜器。它的出现,说明4000多年以前,陶寺先民可能已经掌握了范铸工艺。这件齿轮形铜器同样使用范铸法铸造,说明此时,陶寺人使用这项技术已相当成熟。
这种“穿越”的器形,其作用是什么?
学者们认为,它可能是一件钏饰,但也可能是某种特殊的祭祀法器。由于陶寺曾经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有29个齿牙的铜器,可能是某种星象仪。星象师用它对着月亮,将夜空中的星星分成若干区域,方便对夜空进行观察。
如今,这件齿轮形铜器的功能尚无定论,但它如同现代机器加工出来的精美、复杂的器形,不由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李明娟)11月24日,省交通运输厅通报,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好转以来,各地道路客运逐步有序...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