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通讯员 贾凤安 李海峰 梁岩涛
围墙装饰匠心独运,描绘了陇原风光;张掖丹霞、马踏飞燕、飞天壁画,尽显人文风物——这里是甘肃电网750千伏张掖变电站,于2019年12月19日投运,截至今年9月13日,已连续安全运行633天,累计输送电量67亿千瓦时。
750千伏张掖变电站工程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张掖,是国内规模最大的750千伏变电站,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点项目,是河西走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外送的重要枢纽变电站。
生态优先,打造精品工程
2018年10月19日,750千伏张掖变电站工程开工。国网甘肃电力以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为目标,将“安全、实用、精心、创新”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安全工程、绿色工程、精品工程。
750千伏张掖变电站使用金属封闭组合电器,合并继电保护小室,330千伏出线采用双层布置,共节约占地82亩,高质量通过消防、环水保、安全设施、职业卫生等专项验收。
“我们坚持生态环保理念与地域文化和建筑交融的原则,全面推行绿色设计、施工和运行方式,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甘肃送变电公司负责人介绍。
为提高绿色建设水平,国网甘肃电力综合利用光、热等多种能源,开展风光电集群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及构架避雷针涡激共振研究,应用22项电力行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等,以及6项国家低碳节能推广技术、10项建筑业新技术。变电站投运后,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噪声等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清洁能源发出的电通过750千伏张掖变电站输送到千家万户,为陇原大地绿色发展增添了动力。
细节入手,打造环保工程
祁连山区生态环境脆弱。750千伏张掖变电站工程建设期间,国网甘肃电力以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过程开展“四节一环保”活动,推动工程建设绿色环保、文明节能。
“施工人员进驻工地的第一课一定是环保课。”工程土建施工项目经理周睿说。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争做环保使者。
项目总体施工方案确定后,如何实现废渣、废气、废液“零排放”目标,保证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环境指标合格等难题接踵而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项目部人员反复研究应对方案。最终,项目部采用循环利用水资源以及加装污水处理装置的方式节约用水;采用密目网覆盖、定时洒水等降尘措施减少场内扬尘;采用高周转率材料、设施节约成本;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及时调整施工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指标可控;采用专用防尘棚,落实六级防尘措施,实现室内无尘化安装,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据统计,750千伏张掖变电站工程建设累计节约占地82亩,减少土方29万立方米,节约钢材120吨,节约用水1460立方米,绿色施工水平优良。2019年年底,工程获得2019年度甘肃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工地推广竞赛优良工程称号。
服务“双碳”,促进绿色发展
在通向碳中和的路上,加速推动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便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随着“双碳”进程加快和能源转型深化,甘肃的新能源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加快构建“大送端”甘肃电网至关重要。
甘肃电网是西北电网的中心,已初步形成交直流混联大送端电网,将清洁能源输送至我国中东部地区。
目前,国网甘肃电力正按照“用好第一条、抓紧第二条、筹划第三条”的特高压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已经纳入“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河西第二条特高压工程取得初步研究性成果,酒泉—湖南特高压工程上半年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240小时。
甘肃风光资源丰富,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已被纳入我国“十四五”重点建设的9大能源基地之一,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占比超过60%。矗立在河西走廊的750千伏张掖变电站,将在甘肃清洁能源消纳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推荐
3020支战队万余人赛场展开精彩角逐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李明娟)9月14日10:00,首届“陇剑杯”网络安全大赛...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