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阳春三月,陇中大地万物复苏。沿着曲折的山路蜿蜒而上,一侧是山,一侧是崖。山间新树葱葱,崖下梯田叠叠。
这里是安定区北部干旱山区。泉坪村就坐落其间。
开着车在山间盘旋,一路向村里行驶,赵建不禁回想起19年前离乡的时候。
泉坪村位于安定区内官营镇,曾经是当地的深度贫困村。
全村270户1022人,分散在10个社。山大沟深、偏远落后,自然条件的恶劣,困住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
因为贫穷,许多人选择“走出去”。17岁的赵建上完初中便出外闯荡。
19年过去,再回泉坪,已然是不同的情境。脱了贫的小村庄焕发着不一样的盎然活力。
尽管中午春光明媚,小村庄仍透着阵阵凉意。2019年底才建起的新村部的院子里,集聚着不少远道而来的村民,有从兰州赶过来的,有从定西赶来的,也有在本村步行一两个小时过来的。
“大伙,进去开会咯……”一声招呼让寒暄的人群静了下来,村民相继走进会议室。
原来,他们这次来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参加村里的发展研讨会,商讨村里今后的发展。
下午两点,30平方米左右的党员活动室里坐满了村民代表。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商量村里的发展,咱们村虽然已经脱了贫,可还是有很大差距。实施乡村振兴咱们泉坪应该怎么做?请大伙畅所欲言。”主持会议的是泉坪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刘文祥。
举办发展研讨会的想法,是刘文祥2年前就在心中酝酿的事。2019年底去张掖考察,让刘文祥启发很深。看到张掖前进村调动本村人才力量,实现快速发展让他印象很深。
在村里驻村帮扶的过程中,刘文祥发现村里有不少能人。
谁会比他们更愿意为家乡出力呢?谁会比大家更适合呢?刘文祥心里翻起万层浪。
村干部不断加强与村民,特别是与在外的村民的联系,调动大伙的积极性,吸引大伙返乡发展。
年前,刘文祥组织村里办起第一次发展研讨会,看到大伙的积极性都很高,令他为之振奋。于是,他和村“两委”商议,每年都举办1至2次发展研讨会。
“我来说说咱们村乡村振兴怎么做。”80岁的赵宪文迫不及待先开了口。
赵宪文是军队退休的老干部,1961年就出外工作,如今定居在兰州。谈及乡村工作,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人有说不完的话。“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现如今政策这么好,可是具体谁落实?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本村的人才,在政府工作的、企业家,还有专业技术人才。”赵宪文说。
颜鹏是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种马铃薯、做基础建设都很缺劳力,希望大伙回去给社里的村民说说,打工可以优先考虑咱本村的合作社。”颜鹏说。
尽管早在13年前就跟着父母出了村,但看着近年来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产业发展也蒸蒸日上,去年,颜鹏把自己合作社的阵地搬回家乡,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今年又新发展了300多亩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轮到赵建发言,他不紧不忙地说:“咱这黄土就是最大的资源,要把黄土都利用起来就好了。之前我种了十几棵花椒树,大伙都说种不成,可九成种活了。我继续种,能成我就要带动大伙都来种花椒。”赵建也建议,村里多栽种些花草,让环境变得更好。
原本有点严肃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这几年咱村变化很大,我觉得基础还得加强。尤其是产业路,希望村里可以多申请项目,给大伙把路修一修……”“就是,一下雨,门前就烂得走不成了……”几个女社长纷纷发言,讨论起道路的问题。
24个人的发言,句句真诚,气氛愈加热烈。
“听了大伙的话,感觉担子很重,一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也希望大家大力支持!”刘文祥郑重地说。
会后,回定西市的路上,赵建思绪悠长:再回春天的泉坪,仿佛新茶的回甘,希望绵长。
新闻推荐
【行业动态】永昌公路段: 沥青混合料环保保温运输车获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近日,永昌公路段“沥青混合料环保保温运输车”获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该专利不...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