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江系钓》《空山对坐图》《江山胜境图》《自研轻墨写家山》《九曲黄河沁金城》长卷(局部)《白塔夜月》读东坡诗有感
■人物简介
霍亚兵,又名雅兵,1972年生,别署一默,清溪草堂,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麓雲诗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作品入展:全国首届篆书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展;“瘗鹤铭奖”全国书法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古河州”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丝路风情”全国书画作品邀请展;中国敦煌国际艺术节——首届“张芝奖”书法大展等。
与霍亚兵的见面选在了他在雁儿湾美术馆的工作室,事实证明熟悉的创作环境的确能令这次交谈更加的深入、从容。房间里的布置与作者温文尔雅的气质相仿,淡雅、简洁,却搭配得一丝不苟。
环顾四周,悬挂有几幅他新近创作的作品,细细品味竟然发现透着一种极其难得的从容与明慧。一般来说,这种气质唯有以深厚文化底蕴温养出的笔墨技艺方能成就,给人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震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尽皆知书画艺术集于一人之身时,因为精力所限多半都是此长彼短,书画俱佳之人十分少见,无一不是天赋异禀之人。而霍亚兵的书画技艺竟然也双双迈入佳境,惊讶之余更是令人倾佩不已。
就如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梅墨生的评价:“近30年沉潜,着力篆籀,真正从根源上入手,在同辈之中并不多见,为书法和绘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且诗文皆能曲尽其意,亦属难得。”
霍亚兵,又名雅兵,陇右天水人也,精于书画,长于文辞,其多年浸淫山水画之创作,颇有心得。交谈伊始,他便首先分享了对兰州深厚文化的喜爱。
“金城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上,山水与城市交相辉映,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犹如镶嵌在飞天锦带上的一串明珠,熠熠生辉。”霍亚兵话语里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不仅对这座城市,还有这条蜿蜒流淌千年的大河:“大河的豪壮与苍桑,宽广与隐忍,蕴育了厚重的黄河文化,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因子,世代相传,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流淌、传承。”
的确,在中国美术史上,以黄河为表现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绘于清康乾年间的《黄河督运图》,以精细之笔记录了黄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的盛况,山水苍秀,人物工细,与《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代以来,交通资讯发达,艺术家们可以驰骋山川,涉足万里,对黄河全貌更是了然于胸。或以传统笔墨写照,或以西画手法精绘,或取山川之高远,或张其惊涛之排空,或创为巨作,或绘成长卷,赋予黄河更多的人文寄寓和精神内涵。
2019年年中,霍亚兵有感时代之振兴,民族之富强,激动之余便沿河写生,欲以传统之笔墨写时代之精神。最终,在历时半年时间后,他聚满腹豪情于笔墨之间,独立创作出一幅图卷《九曲黄河沁金城》,凡观者无不被其笔墨意境所感染,引发了诸多文人志士的感慨。
“独辟蹊径,这幅作品在选题立意与情境转换中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文化学者罗怀玉由衷的评价:“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霍亚兵把个人的事业置于民族发展的潮流当中,为时代放歌,这是作者创作的基本精神指归。”
《文心雕龙·镕裁》篇云:“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变通以驱时。”
《九曲黄河沁金城》长卷不取通俗之手法,不求全,不求势,独取陇原金城一带黄河过境之山川形胜,以史诗之体例,选长卷之形制,纵意卷舒。
“笔墨精神的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彰显了作者的文化自信与审美追求。”罗怀玉感慨地说:“作品参《千里江山图》之宏阔,借《富春山居图》之苍润,纳天地于咫尺,藉万物以成象。展卷赏玩,陇原黄河之域,山川奇伟,雪山巍峨,奇峰耸秀,草木贲华,黄河过境之际,纳洮湟渭泾之流,成洋洋大观之势。”
整幅作品的构图中,首段为炳灵,高峡安澜,石窟幽深,临津古渡,水天一色;二段为金城,大河穿城而过,泽被桃园,群山相拱,高楼林立,铁桥飞峙,水车轰鸣,大河滔滔,越八盘,经乌金,过什川,直出青城向东北;第三段为景泰石林,千丈赤壁,绵延百里,黄河穿越群峰,经坝滩,浩浩荡荡,向东北而去……艺术之妙境,尽在作者设情酌取之中。
“《九曲黄河沁金城》堪称是作者多年学习与创作的一次集中表达与检阅。”罗怀玉由衷表示:“不同的山川地貌,对应不同的笔墨表现。奇峰雪山,刀斫斧劈,山峦河谷,纷披点染,各取其技,以元人笔墨,借宋人丘壑,写时代山川。”
他说:“观其卷首日出石林段,山势浑厚,光影朗朗,积破互用,苍润并发,似与当代师牛堂主人笔墨有暗合处,由此窥见先生融会贯通之力,可谓深闳内美,自具生命,绚然于目,汇睿成理者也。”
中国艺术之道统,即是借笔墨以体道,在山水中体现人的崇高与伟大。霍亚兵早年倾心国学,且家学丰厚,醉心传统文化,在多年的艺术修炼中不忘初心,见贤思齐,与古为徒,常与当代文辞名家游,故落笔成文,自具深意。
“《九曲黄河沁金城》长卷带给我们更多的文化反思。”霍亚兵告诉记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前中国正经离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站在时代的节点上,如何更深入地认识传统,观照世界。我们精神寄寓的山水家园,将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深思。”
“当代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审美影响。”他说:“从二十世纪初文化与体制大变革开始,近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坚船利炮与所谓民主自由的冲击之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重创,文化自信丧失,从‘我看山水’到‘山水于我’到‘山水之于大众’,中国艺术家们遭遇了全面的困境和无所适从。”
“新中国的建立,民族工业的兴盛,国力不断增强,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说到动情之处,霍亚兵的语调也禁不住高昂了起来:“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腾,民族的强大,必然在艺术的表现上要有自己的坚守与特质,只有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才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针。”
的确,用传统笔墨,契时代精神,是霍亚兵一直所坚守的艺术信念和创作主旨。
他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属性,书画同源而异流,六法之骨法用笔,即是书法之道,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画者多擅书。”清恽南田亦云:“有笔有墨谓之画。”
“作为形式语言的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根本标志,无论是当代的泛传统派还是实验水墨派,或多或少,都没有完全脱离笔墨的范畴。”霍亚兵告诉记者:“在受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对待笔墨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要不要坚持中国画民族性的问题。”
就如霍亚兵所言,他自己也是审时度势,在绘画之余浸淫书法多年,镕秦铸汉,在古文金石方面均有涉猎。同时,又深悟黄宾虹“五笔七墨”之妙,知其金石书法于绘画之渊薮,是故多年师法古人,宗四王,临董巨,入宋人堂奥,体笔墨真谛。
“从艺最难得者有两点:一曰禀赋才情,二曰坚守勤奋。”文化学者、诗人马飞骧评价说:“霍亚兵实乃儒雅之士也,幼受庭训,诗文书画,博涉多优,皆能曲尽其妙。尤于书法一道,积数十年之功,浸淫传统,从篆书入手,立身完白,并由此上窥三代吉金,下涉明清诸家,不慕名利,不随时风,以古为雅,以醇为本,逐步形成了自己古厚精劲,雄健苍茫的书风。”
马飞骧认为:“霍亚兵的行书以颜为骨,揉合六代写经质朴之风,不求狂怪,于平淡中见真淳;其画风以山水见长,精研四王,南北兼融,古风弥漫,以书入画,其作品无论丈二六尺,还是案卷尺椟,无不渗透着‘清、远、简、静’的丰富意象和美学特质。崇尚中正,不求怪异,复古写心,自出机杼,在当代文化语境以西为中的时代背景下,能沉潜传统,不为时转,这种品格殊为难得。”
也难怪马飞骧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因为传统书画艺术本身传承的就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坚守着的是传统的表现形式,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方能打下扎实的基础,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
而霍亚兵凭借着外柔内刚的性格和对书画艺术追求的那份执拗,沉潜乡野数十年如一日,不废笔墨之修炼,后又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得名师指授,更加坚定了走传统艺术道路的信心。
“甘肃多书画俊才,或精于画,或名于书,兼二妙秀于林者,亚兵也。”中书协会员、青海省书协副主席李炳筑评价说:“亚兵之画,造型准确,姿态优美,意境高远,风骨峻拔,俨然君子之风;其书真草行隶,样样俱佳,其篆书能出之无意而妙,尤佳。篆本高古,须精六书,明字源,于三代金文龟骨册简广泛涉猎,方可入其堂奥,立其根本。亚兵兄于经史小学,用力尤深,故其下笔有源,质朴天然,置之当代,尤为难得。再蒙当代诸名公点拨,其书画创作如鱼得水,必当再开新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7月1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曹立萍)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今天会见了前来出席第二十六届兰洽会的匈牙利驻重...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