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来袭,甘肃在持续抗击疫情过程中迎来好消息。
2月2日,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兰大一院”) 迎来了第一批出院患者。截至2月4日,甘肃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愈案例累计3例。
自1月25日甘肃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一级响应后,兰大一院抽调多名医护人员充实发热门诊力量,开始了“14+14+7”模式,即14天封闭式工作、14天隔离、7天休整工作模式。
2月2日,兰大一院迎来了第一批出院患者,25岁的大学生小李(化名)就是其中一名。
此前的1月15日,长期在武汉居住的小李和父母到甘肃兰州探亲,随后他的母亲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他自己也感到咽部不适,1月22日到兰大一院就诊。
1月25日晚,小李进入隔离病房进行观察,经过咽拭子核酸检测,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兰大一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时党支部书记、第一批隔离病房医疗组组长李俊峰对这位病人印象深刻。
“小李的各方面素质非常高,对治疗非常配合。”他说道。
“进入隔离病房后,我们按照治疗方案,给予了患者抗病毒、抗感染、雾化等相关治疗。”据李俊峰回忆,起初,一些疑似患者、特别是已经确诊患者情绪波动特别大,他们拉住医护人员的手,恳求一定要救救他们,包括小李一开始情绪是很紧张。
据他介绍,因为小李的家人收住在其他定点医院,在隔离病房,正常的救治以外,医护人员还要 “转换”角色充当病患的心理咨询师,通过科学诊疗、言语鼓励、温情陪伴、甚至透露各自的电话号码等方式与病患“同进退”。
“每次查房,小李都非常有礼貌,非常理解我们,总说我们春节期间放弃休假很辛苦。他能站在医护立场上说话和思考,让我们很暖心。” 李俊峰说。
他坦言,多日封闭式的相处,病人的病理症状与心理焦虑均趋于稳定,医患双方更像是只隔了一层“防护服”的战友关系,有着共同抗“敌”的战友情。隔离病房里,医护和病患吃住在一个楼上,随时都可以沟通。通过面对面查房交流、电话唠家常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作为领队,李俊峰时常被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团队“感动”,他们中有的毅然取消了婚礼,有的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更多人取消了定好的机票、退掉了返家的车票,放弃了难得的春节轮休;一线医护者更面临28天无法与家人见面的情况,没有一人有畏难情绪或丝毫犹豫。他心疼伙伴们,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大家:“吃饱饭、抓紧一切空余时间休息,我们不能先倒下!”为了防止污染防护服,工作期间他们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卫生间的频次,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各自的防护服。
2月2日晚上,李俊峰收到来自小李的短信。走出隔离病房,小李最想说的就是“感谢”,“对于我们每一个正在和病魔抗争的人来说,我们不要害怕这个疾病,要积极乐观去对待,要相信国家政府、相信科学、相信每一位在一线奋战的医务工作者,相信自己。加油!”
“确诊的患者出院,核酸阴性,出院不会再有传染性。出去后跟正常人一样。只不过比正常人多了一段这个时期的特殊经历,对医护、对自己、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更多的思考。在以后的路上,相信他会坚定一个信念——我们医护人员一定会跟患者站在一起。”李俊峰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亲爱的消费者朋友:首先,感谢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民以食为天,吃饭向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