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区块链,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比特币。其实,区块链并不等于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区块链还有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版权保护等诸多应用领域。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
区块链是什么
简单地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所谓的去中心化,就是与传统中心化的方式不同,这里没有中心,或者人人都是中心;所谓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指的是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上,而是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的数据。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库技术,每个区块就是一个硬盘,把全部数据保存下来,再通过密码学技术进行加密。这些被保存的信息就无法被篡改了。
打个比方,以前,一个家庭是只有一个人记账,家里所有人都把工资交给记账的人记到账本上。这中间,万一记账的人贪吃,想买点好吃的,账本上的记录可能就会少十几元。利用区块链技术后,不光原来记账的人在记账,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在记账,大家都能看到总账,没有一个人能更改账本。这样一来,不论家庭成员中的任何一个人想偷吃,都没有办法了。
区块链有哪些特点
那么,区块链都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安全。区块链不受任何人或实体控制,数据在多台计算机上完整地复制(分发),攻击者没有一个单一的入口点,数据安全性更有保障。二是不可篡改。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无法篡改,甚至管理员也无法修改此信息。三是可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四是无第三方。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以帮助点对点交易。因此,无论是交易还是交换资金,都无需第三方批准,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平台。五是高效。由于没有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存在,让所有的东西都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效率。
既然区块链不是比特币,那么二者又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比特币就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而是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经由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因此,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一种呈现方式,区块链并不等同于比特币。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而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但并不是说区块链只能应用到比特币上。
还有人疑惑,区块链是不是和大数据相似?事实并非如此。大数据主要是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而区块链的核心是在没有中心化中介计入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所以,区块链与大数据并不互相冲突,也不会取代,完全是面对不同场景情况下对数据的不同解决方案。
区块链和云计算呢?云计算通常定义为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但是提供云计算平台的往往是一个中心化机构。而区块链组成的网络一般是没有特定的机构,所以区块链更接近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定义,属于分布式计算的一种。
区块链为我们带来什么
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不仅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而且各种技术方案还在快速发展中。
区块链目前最为典型的应用场景有三类。一是币类应用,如比特币等;二是传统金融领域,比如跨境支付、金融票据管理等应用场景;三是非金融的领域,如在能源、奢侈品、电信、互联网等领域。
就拿金融领域来说,根据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话,大概每年能节省200亿美元的成本。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区块链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突破。
那么,未来,区块链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
无需繁琐的个人证明。原来我们的出生证、房产证、结婚证等,一旦跨国可能就失效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情况,出生证、房产证、结婚证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公证,变成全球都信任的东西。
看病避免反复检查。简单说,就是利用区块链有时间戳的通用记录存储库,达到不同数据库都可以提取信息的目的。例如你去看病,不用换个医院就反复检查,也不用为报销医保反复折腾,节省时间和开销。
旅行消费更便捷。我们经常会用一些app寻找酒店和其他服务,各个平台从中获得提成,区块链的应用正是除去中间商,并为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提供安全、分散的方式。
交易无需第三方。区块链可以让支付变得更高效、更快捷。区块链平台允许客户创建在满足某些条件时变为活动的智能合约。这意味着当交易双方同意满足其条件时,可以释放自动付款。
商品来源可追溯。假如你买了一个苹果,在区块链技术下,你可以知道从果农的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过程。在这其中有政府监管信息、有专业的检测数据、有企业的质量检验数据等。
保护版权更有效。创作者把作品放在区块链上,一旦有人使用他的作品,他立刻就能知道。相应的版税也会支付给创作者。区块链既保护了版权,也有助于创作者更好更直接地向消费者售卖产品。
区块链在我国的发展
区块链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时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因为债务危机受到重创,导致公众和舆论出现对主权国家金融体系的不信任。当时,日裔美国物理学家中本聪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论文中首次出现关于区块链概念的描述。提出打破货币所需要的中心化机构授信模式,构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验证的数据库,建立一种新的信任体系;
2013年,以太坊(Ethereum)白皮书《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发布;
2015年,以太坊网络正式发布,标志着以太坊区块链正式启动,区块链2.0时代来临;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提出做好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2017年,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上海)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杭州成为国内首个将“区块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市;
2019年,国家网信办发布《区块链信息管理服务规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整理
区块链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区块链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变,又将如何促进现代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记者参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
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变
目前,基于区块链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我国区块链技术已开始在金融、产品溯源、物流、医疗健康、公益善款追踪等领域快速应用。
在食品溯源领域,区块链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为食品溯源行业的信任缺失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从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全流程进行追溯,并对企业和用户进行实名认证,一旦发现诈骗或者假冒商品,执法部门可以直接定位、取证、追责。
例如,中国食品链开发的“链橙”系统利用区块链为赣橙提供溯源服务,提供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查询系统,确保消费者购买的脐橙为正宗江西赣橙。
此外,清华大学、沃尔玛、IBM共同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可追溯合作项目,实现了食品供应体系的全链条追溯,使数字产品信息(如原产地信息、工厂加工记录、检验报告、有效期、运输过程等)都与相应的食品建立数字化关联。
以猪肉供应链追溯为例,通过区块链技术,第一,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食品安全相关文件电子化后可被分享,猪肉产品可以追溯到试点农场,生产日期、批次等信息一目了然;第二,验证了食品安全数字化存储平台的可靠性。授权用户能更新数据,更新后的数据会在5分钟内向区块链的所有用户显示;第三,实现了高效快速的食品召回。定位一批次的产品花费不到10秒钟,在半分钟内可以调出单个商品的相关文件;第四,实现了全链条可追溯。使用商品信息数据进行搜索时,只需要几秒钟就能显示出产品从农场到目前流通环节的信息。
在物流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寄件方和收件方的身份真实性,只有在收件方提供私钥后,物品方能被确认签收,避免了他人代签、不送到收件人手上、物品损坏丢失无法追责的可能性,实现精准物流管理,避免物流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代收、错收、物品丢失等现象。
在征信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数据共享和存储所面临的问题,更加清楚地了解用户画像有助于判断和决策,减少风险和降低成本,促进信息共享。
以征信行业突出的黑名单共享业务为例,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分散在各个征信机构间的黑名单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建立良性循环实现系统自治。这种方案带来的好处是成本低,对现有系统改造小、平台布设成本低。数据可追溯,黑名单数据所有机构共享。数据实时同步,黑名单数据更新时效高,数据可用性高。
在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作为一种多方维护、全量备份、信息安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在医疗数据隐私保护层面,传输的医疗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安全地存储在区块中,难以篡改。所有的用户真实信息都是匿名的,难以追溯数据源头。
此外,医疗保险流程复杂、结算难、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访问壁垒、信息不流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区块链平台来解决。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历史就医记录都可以上传到共享平台上,不同的数据提供者可以授权平台上的用户在其允许的渠道上对数据进行公开访问。
例如,第三方医疗机构就可以通过医院共享的患者数据,对特定类型的疾病进行建模分析,从而达到更好地辅助决策和治疗的目的,或者利用大量的患者数据来研制新药。
药品溯源也是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主要落地方向。例如,上海三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药溯源应用,主要落地在医药的溯源、追溯查询和医药溯源数据交易方面,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以及企业间信息共享的难题。
在公益慈善领域,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高度可靠且不可篡改,能够很好地解决慈善行业中信任缺失和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天然适合应用在社会公益场景。
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如募集明细、捐赠项目、受助人反馈、资金流向等,均可以存放于区块链上,在满足项目参与者隐私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地进行公开公示,方便公众和社会监督,助力社会公益的健康发展。
通过区块链技术还可追踪资金流转过程,每一笔善款都能够被追踪,捐赠者能清楚地了解善款的去向、钱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是否真正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另外,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无论是捐赠方、受赠方、还是慈善机构在区块链上登记相关信息都能够提升公益行业的透明度和三方的可靠性。
此外,在扶贫领域,区块链实现扶贫项目与资金的智能匹配,同时对资金流向进行全程溯源,保证扶贫资金不会被挪作他用,实现了对社会扶贫资金的帮扶效果监测与评估。
实现协作环节信息化,助力实体经济降成本提效率
目前,产业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主要着力于提升产业协作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具体可从“降成本”和“提效率”两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往往已经比较高,各类管理系统已经非常先进,但是在企业之间协作的环节,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被信息系统所覆盖。
比如,不同类型的机构进行对账时,往往要从信息系统中导出电子表格,并用邮件发送,甚至需要打印表格、盖章后邮寄,对方收到后再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整个业务流程并不复杂,但是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且制约了业务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区块链技术则能够让多种业务主体平等交流、信息共享,实时核对数据一致性。同时,区块链上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双方共同验证一笔交易之后,也可以让第三方信任这个信息,极大地降低多主体之间的互信成本。
此外,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原产地、检验检疫、通关等系列证明文件,各国标准不一,有关部门和外贸企业核验这些证书证明真实性、准确性的成本和难度都比较高,直接导致国际贸易商品流通速度慢,跨国协同难度高。在国际上难以通过设立统一的认证机构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通各国商品流通信息,可以实现对国际贸易商品流通全过程的溯源,甚至互信实现快速通关,进而大大简化相关手续,提升效率。
区块链风险仍存在须理性对待
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区块链产业目前处在初期阶段,仍伴随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风险。
与早期的互联网相似,区块链发展早期也要特别警惕资本市场的过分炒作和虚假宣传。一些区块链应用项目存在不切实际的宣传和炒作,使得市场估值偏离基本价值或者被赋予过高的期望。
还有一些项目从本质上并没有真正利用区块链技术,只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获得了与实际价值完全不相符的估值。有的项目的所谓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完全是投机行为。
另一方面是技术层面的风险,尽管区块链融密码学、分布式存储等多项技术于一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没有漏洞。在当前区块链中,私钥存储在用户终端本地。如果用户的私钥被窃取,将给用户的数字资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此外,还有可能通过传统的网络攻击方式,造成网络堵塞,进而导致对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可信性受到质疑。除了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漏洞,网络参与主体责任划分、账本数据最终归属、成本偏高、交易区块具有选择性等问题,也会导致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时会面临较大风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万山)《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已起草完成,从即日起至11月2...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