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20老照相机,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或者没有听说过,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初,120照相机可是一件奢侈品。这不,妻子在家整理物品时,翻出了一架我曾经使用了多年的老120照相机,虽然外面的黄皮外套磨烂了,背带也断了,但仍然显得十分的感动和亲切……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在甘肃省甘南藏区的一个小县城上班,由于那时文化娱乐少,业余时间我爱上了新闻写作,并经常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些“豆腐块"。一次,我去州政府所在地出差,顺便去经常投稿的州报社送一篇新闻稿,编辑告我,说报纸现在严重缺新闻照片,能不能多提供些新闻照片,我说我不会拍新闻照片,这个编辑立即领我来到该报的专职摄影记者办公室,叫对方教我如何拍新闻照片。由于经常在该报发“豆腐块”,这个专职摄影记者也知道我,立即当起我的摄影老师来,并领我来到他的洗相暗箱室,指着那些挂在墙上刚冲洗出来的各类黑白照片给我讲解,我一下子喜欢上了拍新闻照片。
可拍新闻照片要有相机,那个年代这可是普通家庭的大件物品呀,刚结婚成家且有了孩子的我哪里有钱呀。有道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久的一天,我路过县城街头时,看见一个人在墙上挂了一块白帆布,脖子上挂了一个120照机来回走动,这叫“流动照相馆”,在那个年代非常普遍,我立即上前与他攀谈起来,问对方有没有备用相机,我想临时租用,按小时付费,所拍新闻照片由他冲洗另外付费,双方一拍即合,从那天起,我就开始了新闻照片的拍摄。
那时拍新闻照片是个烧钱的事儿,不像今天,拍多少都行,存在电脑或手机里,那时还要买胶卷,冲洗胶卷,还要投寄到报刊,最后采用不采用还是个未知数。此外,使用过120相机的人都知道,这种机型一盒胶卷只能拍12张长方型,而由于租用相机,成本较大,于是我设置了16张正方型,每次多出来4张,新闻照片洗好后我再一张张粘贴在稿纸上,写上新闻照片内容,投寄给各报刊。我拍出来的很多新闻照片不断刊发在省内外报刊上。
一次我又去州报社送稿时,那个摄影记者听说我租相机拍新闻照片的情况后,非常感动,他当即拿出来一架大半新的120照相机对我说,因工作调动,他不久将离开报社,这架相机半价卖给我。同时他告诉我,有了相机后,必须有自己的洗相室,既方便又快捷,并教我如何冲洗相片,设暗箱室,当即送我显影液、相纸和定影液。回来后我用一个小木箱和一个灯泡,做了一个曝光箱,在天黑后关上门拉上帘,开始自己冲照片。在红色灯光下,看着泡在液体中的相纸出现了画面,一种成就感顿时油然而生。
拥有自己的相机就是方便,这不,经常出差的我每次出门都将笨重的120相机装进背包里,随走随拍,随拍随地冲洗。有一次出差省城,在一个偏僻墙边,我看见一个男子随地解小便,墙壁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抬起驴头看,此处禁止大小便”。不文明行为,不文明用语,我当即抓拍留存,照片第一时间冲洗好后立即送往省城的相关报社,不久就见报了。有一次,我代表单位去几千里之外的山西太原参加一个产品交流会,一天早晨外出途中有两辆自行车相撞,且很严重,此时双方不是谩骂责怪,而是互相搀扶对方,路人也帮忙,我当即抓拍,照片冲好后第一时间送到晚报社,当天晚报就将这好人好事的照片刊登了。
1993年的一天,我坐长途客运班车去省城,途中经过崎岖山路的邻省四川藏区境内。由于那时交通不便,地方偏远,省际客运班次少,再加上道路沿线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每当有班车路过时,出行的群众不管你班车超员不超员,先站在路中拦截,之后蜂拥而上,车厢里挤满后再爬到班车的行车架上及梯子上,严重影响车辆及旅客生命安全,司机也无奈。这种现象我曾遇到过多次,苦于当时没有带照相机。这天我又遇上了,当即抓拍,照片冲洗好后我以“疯狂的爬车者”为题,将这张新闻照片投寄多家报社,不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甘肃日报》等全国数十家报纸在相关版面刊登了这幅照片,之后爬车行为慢慢得到了解决。
记得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省内的一家省级报社举办迎亚运新闻摄影比赛,我用120相机拍了一张新闻照片参赛,获得了二等奖,主办方邀请我去省城参加颁奖大会,妻子也跟着前去,现场奖励我一架135照相机。回来后我弃用120相机,改用135相机拍新闻照片,但实践过程中发现,135相机一次要拍完36张才能冲洗,时间长,且冲洗的底片薄而小,照片反差度不够,而120相机底片大而厚,冲洗出来的照片反差效果好,很容易被报刊采用,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120相机好用,一直用到市场上已经买不到120胶卷为止,但我仍舍不得这架陪我多年的120相机,放在家里当收藏品。120相机陪伴我的岁月里,我一共在全国各类报刊刊登新闻照片500多幅,有20多幅新闻照片获奖,如今120相机拍下的那些冲洗后的厚底片,装满了几大文件袋放在家里留纪念呢。
这不,前几天听说小区内有一个外地收老件物品的,妻子兴冲冲地拿着这个老120相机跑下去问能卖多少钱,对方给价500元,妻子问我卖不,我直摇头:穷疯了是不是?别说五百了,五千、五万也不卖,不是为了钱,而是人生的一种情怀和念想……
新闻推荐
滴灌葡萄节水高产——甘肃莫高葡萄种植及高效节水示范基地小记本报记者董丽俊甘曜毓金秋,是葡萄成熟的时节。记...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