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庭瑞
日前,原省总工会主席、原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王新中的集邮专著《邮缘——我的集邮人生》(十五)出版,在广大职工集邮爱好者中产生了积极反响。记者有幸采访了王新中。
“邮品是国家的名片,是爱国主义的教科书。”王新中说,他从邮票上学习的知识,促进了在中学、大学乃至中央党校的学习。“我从1956年上初中开始集邮,从收集、学习邮票到组织开展职工和青少年集邮文化活动,可以说集邮促进了我的学习,推动了工作,陶冶了情操。”
王新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上高中时学习俄语,喜欢上了苏联邮票,每收集到一枚苏联邮票,都要弄懂上面的俄文,查俄文词典或请教俄语老师,学习俄语的兴趣越来越浓。考大学时,他的俄语成绩得了满分。在大学依然学习俄语,担任班上的俄语课代表。学校举办公共外语翻译比赛,他还获得了俄语第一名。
大学毕业分配到工厂工会作宣传工作,王新中组织成立了职工集邮协会,以集邮文化活动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在省总工会工作的15年间,在全省开展了一系列职工集邮文化活动,修复了哈达铺红军路上邮政代办所,还举办了两届全国职工集邮展览,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紧密了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工会宣教工作的成效。
从2001年至今,王新中受聘全国城市职工集邮联谊会顾问,连续19年,每年举办一次联谊活动,北京、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安徽等地20多个城市工会工人文化宫职工集邮组织承办了联谊活动,交流了以集邮文化活动促进工会宣教工作的经验,得到了全国总工会宣教部的称赞。
在联谊活动中,王新中将今年5月刊登“展示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方寸之间讲述劳动者的故事”专版的《甘肃工人报》送给各地职工集邮组织,受到热烈欢迎,纷纷收藏,交口称赞《甘肃工人报》对职工集邮文化活动的支持。
1993年至2013年王新中担任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现任全国集邮联常务理事,到全国各地参加了许多集邮文化活动,结识了许多先进的集邮人物。他表示学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净化了灵魂,提升了精神境界。同时,他还向记者分享了两个先进人物的事迹。
新四军集邮家沈曾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坚持集邮,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收藏了许多解放区邮票,其中最珍贵的是闻名世界的《稿》字邮票。《稿》字邮票是印在电报纸背面的,用于给报社寄稿件贴用。《新路东》报通讯员送给沈曾华一枚《稿》字邮票四方连,新中国成立后,沈曾华将《稿》字邮票四方连编入《华东人民邮政》邮集,多次在世界邮展上获得金奖,为提升解放区邮票在国际邮坛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贡献。2005年病重的沈曾华,将珍藏了63年的《稿》字邮票四方连拍卖所得的200万元,捐献给了他工作了25年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作为自主创新奖励基金。沈曾华心系解放区邮票和民族工业振兴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的教育了王新中。
王新中收藏中有一枚《奥斯特洛夫斯基诞生50周年》纪念邮票。他跟记者讲到,被他誉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中国战友”的集邮界“保尔”李少华,是我国第一个残疾人集邮协会和中国残疾人集邮联谊会的创立者,人生经历了四次巨大磨难,使他四肢俱残,他克服健全人都难以承受的伤痛和困难,坚持组织开展残疾人集邮文化活动,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组织举办了六届全国残疾人集邮展览,创办了《中国残疾人集邮》杂志,编辑出版了《方寸世界里的残疾人》《老龄社会》《生命的华章》等多部图书,组编的《拐杖》《残疾与康复》《我的盲人爷爷》等宣传残疾人事业的邮集,分别荣获了全国、亚洲、世界邮展金奖。他策划并协办了纪念我国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诞辰100周年系列集邮活动,协助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筹建了中国残疾人邮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武汉2019中国世界邮展首次设立残疾人集邮作品展区。李少华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使王新中受到极大震撼。
王新中还担任全国集邮联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主任、顾问,参与组织开展了创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少年邮局和集邮教学等活动。连续15年担任全国生肖个性化邮票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顾问,举办了两届全国少年邮局联谊活动、两届全国青少年生肖集邮联谊会和一届全国青少年手绘实寄封创意大赛等活动,先后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辽宁和甘肃等地的大中小学校讲集邮课,将1万余册《邮缘——我的集邮人生》和数万件邮品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在集邮活动中增长才干,提高素养。
王新中认为以国家名片为主体的集邮文化,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方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显示了集邮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76岁的他表示,要继续投身集邮文化活动,不断谱写集邮人生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张栎)10月23日—27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国内13个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旅游企业代表参加了在日本大...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