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铁飞
在宣纸上显影着:瓜子脸庞,樱桃小嘴,眉头微蹙,发束高髻,环佩叮当,身姿婀娜。仕女秀润而娴雅、淡妆而高洁,给人一种优美而充满活力、诗意的感觉,这就是徐嫱工笔下的仕女形象。
徐嫱是国网甘肃培训中心员工。多年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业余时间坚持从事中国画人物工笔,特别是对仕女工笔情有独钟。她画的仕女,能让读者从画面上获得更多的美感,犹如一首小夜曲,也像一个翩翩舞蹈。她的作品不是让你一目了然,而是让你细细品味,在欣赏时不知不觉体会人物中美的含义。
当岁月的日历翻到多彩的今天,专攻仕女图画的人,早已是寥寥无几,甚至已被商品经济的大潮淹没在被遗忘的角落。不也有个别的著名画家,也为商机“复印”国画,浮躁中不再是心灵的诉说。然而,绘画是在语言无法表达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绘画艺术,却让她在茶余饭后,在柔和的灯光下,将心灵泥沙沉淀,对着洁白的宣纸诉说,并乐此不疲。
当笔者问起徐嫱在学习绘画中谁是她的启蒙教师时,她说,兴趣就是老师。小时候她没有上过绘画班,到如今也没有拜师学艺。就是喜欢涂涂画画,稍大一点就喜欢画一些卡通画和动画片中的动画人物。在中学时,美术课没有主课强势,在别的同学认为美术课可以放松一下时,她却听得津津有味。由于自己对画画的喜爱,仅听老师讲还不够,便买来书看,她的素描基础,就是这样打下的。上了大学,在新生入校时,要交一幅画,她便买来宣纸,画了一幅仕女图,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画画……画出来的画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这让她更加充满自信。她购买了有关工笔画的书籍进行自学,见到喜欢的画,便找来资料,进行再创作,坚持不懈。
说起画画,她对笔者讲,让她至今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甘肃省电力公司要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向各单位征集作品,她急急忙忙送了一幅画。单位送画的同事回来告诉她,甘肃省电力公司把她的画“狠批”了一阵,称之为“未完成的作品”。批评,是有些人的坟墓,也是有些人成功的阶梯。由此,她默下决心更加努力。
徐嫱的作品《仕女图》,发表在《甘肃电力报》上,又收录到《大风歌——〈甘肃电力报〉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集》中。作品的背景是在一个萧瑟季节的庭院的长廊处,虽说是冬季,但在干枯的树枝上,几朵梅花含苞待放或盛开,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仕女手持一支长笛,坐在长廊小憩,拖地的洁白长裙,蓝色镶边的长衣,对衣纹的细线勾描,把细腻柔软的质地表现出来,增添了飘逸感。发髻上的一朵红花与头发的乌黑形成了对比,十分醒目。头发的表现,在起笔、行笔和落笔时处理得当,作品显示出作者对东方女性的柔美、善良、坚韧、贤惠的深刻理解。
在她的作品《倚窗听绿》中,木制的窗,极其简单,而绿色的树叶、芭蕉叶充盈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身着大襟红色镶边中长衣,使人面桃花的仕女一下子跳跃出来,夺人视野。这位少女倚窗而坐,大大的眼睛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江南女性含蓄深邃的内在气质;表现技法上,人物眉眼刻画细致,衣纹转折自然,表现出作者的笔墨功力。画面中仕女文学修养、气质、神态都一一表达出来了,这突出了作者对神韵的追求。在艺术表现上,主与次、实与虚、明与暗的关系,以及描画对象的节奏、韵律方面均表现极佳,使其更有观赏性,让观赏者获得更多的美感。江河山川固然让读者体会到雄奇之美,而仕女图则给读者一种阴柔之美。在赞美粗犷、阳刚之美的同时,柔美也应有一席之地。美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态,刚、柔之美则是主要的两种美。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理)近期,省科技厅组织认定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1家单位为甘肃省第一批新型研发...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