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岁月》海报
首部以年轻科研和保障人员为主角的“两弹一星”题材电视剧《激情的岁月》正在CCTV-1综合频道黄金档热播,该剧被业内认为在主旋律电视剧的年轻化表达上作出了有益尝试。
《激情的岁月》是广电总局公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之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鹿鸣影业有限公司承制。由白涛、黄楠联合导演,黄剑东编剧,李光洁、高露、李健领衔主演。16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激情的岁月》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激情的岁月》描绘了原子弹、氢弹研究的主力——中青年尤其是青年科学家群体,完整地向观众塑造了整个建国初期“两弹一星”的科研群像。
据悉,《激情的岁月》目前播出过半,收视持续走高,特别是在城市观众和年轻观众群体中表现突出,35城收视连续多日蝉联第一。与此同时,网络热度也持续高涨。截至14日,该剧在央视网多终端(PC端、移动端、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点播累计收视用户数5371万人,累计收视次数1.39亿。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平台跟播点播量持续名列前茅,实时热度值突破5000,知乎评分7.4,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累积播放量达1500万。
表现新中国前30年“站起来”,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两弹一星”工程。“两弹一星”题材的影视剧,已经制作播出了好几部,比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家命运》等。
《激情的岁月》如何在这个题材中做出新意,是本剧策划中的重点。
央视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召集人庄殿君介绍,在前期策划中,主创达成明确共识,那就是不能再重复去写高层决策部署、写两弹研制的大事记、写两弹元勋个人传记。最终,创作团队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一批虚构的青年科学家群像,写“两弹一星”具体的科研攻关过程、写日常生活和情感经历。正是以年轻科研和保障人员的群像塑造,以平视角度再现一代青年的热血情怀,让这部“两弹一星”剧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年轻化表达。
编剧黄剑东称,《激情的岁月》将创作视点向下移动,降到明星科学家们身后的年轻人中,将大量真实事件融合到制造出来的几个主人公身上,他们身上的光芒,代表了那个时代璀璨的群星。让故事的真实血脉融入到现代年轻人的血脉之中,让两代年轻人可以隔着屏幕,在情感依托上,达到共情。
黄剑东认为,现在年轻人习惯的观剧模式,是有关“日常”的表达,而这部剧正是希望通过表现“英雄的日常”,让当年的科学家们穿越时光,回到现代的年轻人中间。
在人物塑造上,《激情的岁月》尤其注重表现共产主义信仰对人物的影响。
庄殿君介绍,为了还原当年原子弹研制试验的艰苦环境,《激情的岁月》主创团队深入了荒无人烟的“绝境”,全剧在绝密的甘肃404厂和附近的戈壁和沙漠中拍摄完成。三个月的拍摄期内,数十次的大风预警、沙尘暴的肆虐、以及各种恶劣天气都让剧组对剧情感同身受,实现了人戏合一。
专家们认为,《激情的岁月》的成功不只体现在传达主流价值方面,也体现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和戏剧技巧的创新上。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至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然而如果未将螃蟹洗刷干净,或者蒸煮不透甚至生吃“醉蟹...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