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在嘉峪关市西郊、国道312线一侧,有八棵白杨树一字排开,挺拔高俊,枝繁叶茂。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它们似城市哨兵,如公路守护者,默默矗立在大漠戈壁。
这八棵树是上世纪50年代嘉峪关第一代养路人精心栽植的,见证了几代养路人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开路、负重、奋斗”的“八棵树”精神。如今,这一精神在戈壁钢城嘉峪关广为传颂。
93岁的郑占乾老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养路人,也是“八棵树”精神的代表人物。
8月22日下午,“辉煌七十年、媒体看交通”记者团来到郑占乾的家里。虽是93岁高龄,但郑占乾老人耳聪目明、精神很好。
“我当时栽树就是为了美化环境,把养护工区的环境搞得好一些。”打开话匣子,郑占乾为我们讲述当年栽树的情景。
1952年4月,时任公路道班班长的郑占乾,看着养护工区周边一片茫茫戈壁,黄沙弥漫,环境恶劣,就萌生了在戈壁滩上栽树、改善环境的想法。
在戈壁滩上栽树谈何容易!但郑占乾说干就干。他带领道班职工和家属,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土里的大石头捡掉,回填到树坑里,栽上刚刚返青的树苗,浇上水,精心呵护。
郑占乾栽了好多棵树苗,当年只成活了10棵,经过几代养路人的精心呵护,至今保留下来8棵。“在戈壁滩上能把树栽活,让我看到了希望。”郑占乾告诉记者,栽完树的第二年,他就调到了另一个公路段,但他栽树的习惯没有变,走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第一代养路人郑占乾战天斗地、改善环境、艰苦创业的精神,不仅仅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儿孙后代。
“当年我父亲带着母亲栽树的时候,母亲正怀我4个多月,因此这八棵树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感情。”郑占乾的大儿子郑玉生说。
“从我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老一辈养路人艰苦朴素、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受父亲的影响,郑玉生从部队转业后,也成了一位公路人,在当地交通监管、交通征稽等部门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后,7年前光荣退休。“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经常对我说能不能成才不要紧,关键要成‘人’,教育我们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不占公家便宜,为公路事业尽心尽力。”
郑玉生说,在父亲那个年代,公路建设养护条件非常艰苦。为了修好一条路,父亲经常一两个月都不回一趟家。有一次他从部队探亲回家,父亲仍坚守在几十公里外的工地上,他又辗转到工地上看望父亲……
同样,在郑占乾的影响下,他的三儿子、三儿媳都成了公路系统职工,两人都从最基层干起。如今三儿媳已退休,三儿子仍奋战在公路养护管理一线。
公路人的精神、公路人的情怀代代相传。如今郑占乾三儿子的女儿,从甘肃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到省公交建集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如今已取得工程师职称,成为单位的技术中坚力量。
八棵树,三代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甘肃公路人艰苦奋斗的历程,也亲历了甘肃公路交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现在嘉峪关公路人大力发扬‘八棵树’精神,我感到很自豪。”在郑占乾看来,“八棵树”精神就是热爱工作、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发扬“八棵树”精神,嘉峪关公路局专门建成了“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如今,到这里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要继续以‘八棵树’精神为标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一辈公路人为楷模,把‘八棵树’原址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让这座精神丰碑世世代代屹立在雄关大地上。”嘉峪关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原标题:甘肃省打造大件运输许可办理网上“服务区”为解决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时间长、成本高、手续繁问题,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