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甘肃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今日甘肃 > 正文

珍贵的“礼物”

来源:甘肃日报 2019-08-13 06:01   https://www.yybnet.net/

穆明祥

我对《甘肃日报》情有独钟是从投稿开始的。说起我给甘报投稿的历史,也有将近40个年头了。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我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喜欢读报,也喜欢上了写作。自打喜欢上文学创作,就有了给甘报投稿的欲望。每成一篇习作,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要骑上自行车去兰州市白银路47号(甘肃日报社旧门牌号)甘报社送稿。从自己那时的工作单位龚家湾变电站到甘报社来回一趟要骑20多公里的路程。酷暑天,从单位骑到报社门口,常常是汗流浃背;寒冬腊月天,寒风刺骨,再加上冰天雪地路不好走,去一趟报社,也实属艰难。有时骑到报社门口,从自行车上下来后,腿冻得连路都走不好。尽管如此,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因为有自己的憧憬在前方,就是盼着尽快将自己的拙作送到编辑手中,争取能够早日得以见报。当然,见不了报的也不在少数。

稿件送过去,回到单位后,每天都要上单位的传达室去等邮递员和翻阅当日的甘报,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小豆腐块”,可大多都是失望而归。即便如此,也从未打过退堂鼓,继续再写再投;也从未为自己选择的笔耕之路和追求而后悔过,仍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写作、坚持给甘报投稿。令人欣慰的是,后来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稿率也逐渐上去了,在甘报上见到自己的诗歌、杂文以及新闻类稿件的频次也多了起来。

在给甘报投稿的过程中,也认识了不少热心的编辑老师,并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不仅在我的写作上给予了诸多的帮助和指导,还不时地给我提供一些采访、写作的必需品。几十张稿纸、一个笔记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用品极大丰富的今天看来确实算不了什么,可在30多年前,如有人给你几十张稿纸,尤其是对一个喜爱写作,且工资收入不高,连对付日常生活都有点紧巴的青年文学爱好者来说,那可真是一份不小的收获。特别是作为党报的《甘肃日报》提供的稿纸、采访本,更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自己觉得那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荣耀,且视为珍宝,轻易都舍不得用。人啊,感情的确是很微妙的,虽说同样是一张稿纸,可将自己的文章誊写在印有“甘肃日报社稿纸”字样的稿纸上,觉得好像连自己的文章也有了分量似的。尤其是在采访中,拿出印有“甘肃日报”字样的采访本,不知被采访者怎样看待,反正自己心里觉得很自豪。哦,想起来了,30多年前有人介绍我去采访甘肃省一位知名的老书法家,这位老书法家看到我拿的是印有“甘肃日报采访本”字样的采访本时问我:“你是《甘肃日报》的记者还是通讯员?”我回答说是“通讯员”。他说:“不错,报社还给你提供采访本。”听到这话,我心里觉得暖暖的,同时还伴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少年文史报》(现已更名为《少年文摘报》)工作的杨德禄老师,我在给甘报送稿的过程中认识了他并有了接触,此后数十年来,在写作方面他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记得几十年前我去甘报社送稿件,顺便到《少年文史报》去看望他,临别时,他从书柜里拿出一个印有甘肃地形图和“甘肃日报”字样的小皮夹送给我。记得当时我非常高兴,拿回家后也没舍得用,将其视为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礼品”保存了起来,至今还放在我写字台的抽屉里。

我写这篇“甘报故事”小文章的中心意思,一是回味当时与甘报结缘的因由以及甘报这方沃土对我多年来的培养;二是感恩各位编辑老师对我的关照和那份编者、作者之间长期以来结下的深厚情谊;三是表达自己对甘报这个文化“圣殿”的景仰。

新闻推荐

甘肃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为了推动甘肃特色农产品建立知名品牌,日前,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两...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珍贵的“礼物”)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