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铁飞
认识贾唯丰时,他还是庆阳供电公司的一位团委书记,听说他爱好书法,而见到他的书法作品却是在近几年公司举办的各类书美影展中,还有了一些名气。庆阳是一个有“厚”度的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生于斯长于斯的贾唯丰,也像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憨厚耿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不有了一些成绩才向大家汇报。
时光如梭。与贾唯丰熟悉还是在他从事该公司的宣传工作时,那时笔者在甘肃电力报当编辑,编辑新闻版的来稿,不时也编发他采写的新闻,这样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尤其是他虚心好学、勤于笔耕的劲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于书法艺术的研习,其实是贾唯丰闲暇之余的一种雅好,但这种近乎偏执的情结却是那样的执着和持久,以至于他沉醉浸淫于斯30多个年头。长期以来,他既将书法艺术视作神圣至尊的艺术高地,在“真草隶篆”的艰难跋涉中感悟着书法艺术的真谛,又将其当作解劳减压、清心静气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图示人,不事张扬,像做“女红”一样在“干湿浓淡”中体味着人生的哲理。
记得小时候受到老师的影响,怀着好奇开始了他学习书法的旅程。一开始他感到很好玩,多么简单的毛笔,竟能写出形式多样、万般变幻、龙飞凤舞的书法,展现出飞舞龙蛇的书法艺术。
书家说,拿起笔练字,就必须先临习无数文化前贤的作品。开始时他临习过欧阳询的《九成宫》及颜真卿、赵孟頫等名家经典作品——碑帖。这是日常功课,接受先民积累下来的智慧,打好习字基础。虽说他不是书家,却与毛笔魂牵梦绕,长年为伴,对书法精勤苦心。他不仅临习,而且不耻下问,向当地的书家请教。在书家的指导下,他静下心来研读王羲之《兰亭序》、王氏父子的《二王尺牍》、米芾的《蜀素帖》《方圆帖》等经典法帖,常看常想,将每个字的运笔和结构,通体的布置熟悉于心。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由此不难看出观贴、研读的重要性,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研习《石鼓文》《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张猛龙碑》等汉魏的名碑帖,每天坚持写一二张,循序渐进,而不是想起来写十几张,想不起来十天半月不动笔,在此基础上,也读一些书法的理论书籍和诗词歌赋。虽说读书法理论枯燥,如同嚼蜡,没有挥毫泼墨的潇洒,但他深知,书法没有理论的武装,没有文化的底蕴,就不会有书法飞舞的龙蛇,就不会出现书法领域的多娇江山,它是无数书家整体艺术的修养的综合。
而今闲暇时刻,便可提起曾断断续续书写的毛笔,在宣纸上书写心仪。当他干完一天的工作,当他面对着洁白的宣纸,落笔的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都会让他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忘掉一切烦恼和不快……
在行进的书法之途中,也让他常常苦恼,那就是练了好多年的书法没有长进,面对这种窘地,让他徘徊在书法艺术的十字路口。
初学欧阳询,而今日夜追摹王羲之的《十七帖》,仿佛达到了可及的程度,渴望与名家古人比肩,可让他奇怪的是,就这一步之差……后来让他明白,那是无法用技术追摹的,只能追摹古人的精神和气魄。临习前贤的作品,是学习前人的法度,只能在传统上锲而不舍,久而久之就会写出自己的风格。
由此对《二王手札》、孙过庭的《书谱》、米芾的《笤溪诗帖》等日夜追习,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甚至深夜在柔和的灯光下,挥毫泼墨,持之以恒。在研修二王书风的同时,对秦汉篆隶进一步涉猎。因为他知道,从源流而论,自然应该先学篆、隶,这是由于真草的根源是从那里来的。如果篆、隶书写有功底,那么写起楷、行、草书,就会自如方便。秦篆,在六国统一刚刚熄灭战火中诞生,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后世文字的第一代坚实的基础,是对甲骨和金文进行改造后,秦篆呈长方形,盘曲的线条。这是甲骨、金文无其曲、长的。在隶书方面,正如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说:“就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看,隶书是一大变化阶段。甚至说今日乃至将来一段的时期全是隶书的时代也不为过。草书和楷书为千余年来流行的书法。他们在形体上由隶书衍进,固是无待多言的事实,尤其在技法上,更是隶书的各种变化。”由此不难看出隶书在书法长河中的重要作用。
隶书在书法中重要地位,也引起了他的重视和青睐,在对古人隶书的临习中,临书帖掌握笔法,吸收其养分,写出字的“神”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通过多年努力,1999年书法作品入选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书法展;2005年书法作品入选甘肃省第二届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2006年书法作品荣获“丝周之路·首届甘肃省书画作品大赛”书法成人组一等奖并入作品集。
现是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贾唯丰,还是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国网甘肃电力书法协会理事。由衷地祝愿他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不断前行,取得更大的成绩。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7月22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尤婷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今天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省委书记、...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