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李贵明对待传统文化须有虔诚之心

来源:兰州日报 2019-03-07 09:25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简介

李贵明,字鉴庐,号枕石楼,湖南省邵阳县人,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艺术家。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专业主讲教师,甘肃省金石篆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

作品曾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作品展,首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西狭颂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隶书大展等。出版《千秋丝路印颂辉煌篆刻集》《李贵明书法篆刻作品集》等著作。

“他,就是一个为书法而生之人。”这句话,是所有熟悉李贵明的人给予的一致评价。他是中国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骄子,他是真正的科班出生,在他的笔下体现出学院的力量;他是当代优秀的青年书法家,潜心为艺,低调为人;他是“林冲式”的书法教头,教学相长,桃李满天下,他书法篆刻双管齐下,书法五体皆精同时又有自身所长,尤精篆、隶、草三体,篆刻上法三代,下及明清流派,尤擅汉印、古玺,气息醇雅,手段高明,佳作巧构频现。他热心公益,颇具社会情怀与担当。

李贵明的书法人生彰显出传奇的色彩。

他中师毕业在湖南一所乡镇中学工作七年后又重新参加书法高考,尽管自己几乎处于自学的状态,却一考就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他本可以留在富庶的杭州,却又执意扎根于西北,为西北的高等书法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他人生的轨迹走遍东南西北,如今复又求学于京华,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2005年,李贵明进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学习已逾七载,本科毕业他即以优异成绩保送就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祝遂之与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沈浩合带的研究生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使得李贵明对书法的理解更为全面而深刻,充分展露其在书法方面的独特艺术感悟能力。

“中国美院多年来始终坚持注重经典,这无形中令每一位学生都从心底树立起长远发展的学术传统及独立创作的执着精神。”李贵明告诉记者:“诸体中我尤喜篆隶及草书,近年来也一直于篆隶着力较多,篆书多用功于《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等商周金文,小篆尤青睐于清吴让翁,并时以己意出之。而隶书则最喜侵淫于汉《张迁碑》《西狭颂》《石门颂》《好大王》《衡方》诸碑。”

李贵明的篆隶用笔厚重,线条苍劲,气息淳雅,极富张力,这在中国美院众多毕业生中实不多见。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学习理解了传统书法经典的基础上对篆隶又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并沿着独立自由的创作精神不断向前推进。篆中熔隶,隶中见篆,并通过对篆隶的学习来关照行草书。他在行草上感觉甚好,取法高古,上追魏晋,下慕唐宋。对草书的空间、线条都有着极好的操控与腾挪能力,观其近期书作,用笔、结体、章法、形式具佳,充分显示出其扎实的专业素养及出色的创作能力。

“当今习草书者多不习篆隶以致线条油滑,下笔轻飘。”李贵明认为:“以篆隶为根基来关照行草书,一静一动,一质一妍,互为融通,才能充分体现出对书法的思考与智慧。”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科班的磨砺,不仅让李贵明具备了五体兼擅、艺理兼修的综合素养又突出了自身所长,并使他在创作实践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创作语言。沈浩评价他说:“自2013年以来,李贵明扎根陇原,书法则更见‘西北风味’,由博返约,已有自己独特的书法创作语言体系,足见贵明自来西北以后在书法创作上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如今,李贵明已然成为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专业的教学中坚力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他也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学术精神及教学传统在西北地区发扬光大,这必将对西北地区的书法专业教育及书法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对于此,沈浩甚感欣慰:“目前,贵明正处于书法稳步上升及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同时,他又功底扎实,善于思考,未来的潜力未可限量。以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及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本硕连读的学术背景和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必需的智慧与灵性,我相信他在书法这条路上一定能登高履远。”

李贵明有着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和过人的书法禀赋,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名家名师的高度认可。

“经过四年的本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李贵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扎实的基本功与自由的艺术创作精神,在他的日课与毕业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浙江省书协副主席汪永江评价说:“这种艺术创痛,来自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一直以来强调的继承经典与尊重个性的学派风尚,也是李贵明始终追求的艺术创作观念。有诸内,必形之于外。敦厚质朴,飘逸灵动的笔性,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虔诚之心,来自于艺术本质的终极认知,来自于专业出身的敬业精神。多方取法,转益多师,与古为徒,追求高古的气息,是李贵明书风变化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李贵明成功申请、立项,并结题了《千秋思路印颂辉煌》百方篆刻组印创作项目,这个项目是一个具有创意性和研究性的课题。

“在课题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首先细致的勾画出了明确的创作理念和完整的设计构思。”李贵明告诉记者:“我想沿着悠长的丝路文脉,用特殊的篆刻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将一串串明珠般的文化元素,连同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上所包括的地名、人名等各类文化信息紧紧地串联起来,力求在体现课题的独特性、完整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打破篆刻创作史中仅借方寸之间表达思想的常规思维模式,我希望项目的实际成果既能独立成章又能包罗万象,进而创造并构成一个独立的、庞大的篆刻群组。这种创作思维体系帮助我将一方方相对独立的篆刻作品,变成了一个成体系的文化思想脉络,全面实现了历史和时代碰撞与接轨的宏观创作模式。”

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李贵明还将主题思想进一步做了文化延伸,将文化理念赋予艺术构思通过具体细节进行创造。创作立意高古,从项目的整个主题到印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构成,实现了“一文一印,一印一品”的创作理想与具体实现的完整统一。就每枚印章看,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设计和完整的作品构思。从选用章料考究开始,到印面、边款的和谐统一,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独具匠心。

“我在汉印古风基调中参揉了金文甲骨的意蕴,特别是‘二十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的边款,金文的味道更足,这令其艺术气息更加完美且独具风格。”他说:“还有‘丝路辉煌’的边款更具创意,字字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审美意象。总的来说,我希望能够体现出新颖、独特的构思,并不乏创新性特征。”

在该项目中涌现的诸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作品整体以秦汉玺印为语言主体,线条粗细反差幅度大,尽管有强烈的对比度,但字内字外却组织和谐统一,印面构成合理而生动。在印面的整体章法中,作者大胆使用挪让、穿插、延伸、屈折、简省等一系列篆刻艺术创作手法,刀法轻重缓急,轻松而精准,使线条粗细变化,适度而丰富,创造了完整统一而又气韵生动的作品格局。从作品的整体看,趋向厚重古朴的艺术风貌,以求得同整个丝绸之路的古雅宽厚主题基调相一致。作品的多方印面巧用边框与印文,线条与章法的构成与对比,通过各种艺术创作手段,进而提升作品的生动、变化、高雅、深远的文化意蕴。

“篆刻创作是李贵明书法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书法篆刻教育工作者,这次篆刻项目的设计和完成,除了表现了他在篆刻语言应用与创造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之外,还显示出他特有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意象,以及对书法整体审美的潜在能力和呼之欲出的表现欲望。”甘肃省政府参事、省文联副主席马国俊评价说。

“近年来,我对周秦汉魏及近八百年的印风进行了认真梳理,深入剖析。对于跨度大,样式繁复的古代作品,我合理利用,从章法、字法上巧妙地统一谐调起来。”李贵明说。纵观李贵明的篆刻作品,其用刀利落到位、清雅醇厚,文字表现极见巧思,并将书法的全面修养无形地化育在他的篆刻创作当中,使得其书、印得到了很好的融通。充分体现了对于传统艺术的精确把握,淋漓尽致地浸透着古代经典的精气神。

进一步欣赏他的篆刻作品,读到的是他的智慧与文心自现。如“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悠然见南山”、“迟哥昼”等巨印的创作,立足秦汉,兼及明清流派的影响,气象隽永,绝无习气,表现出极佳的金石碑刻精神内涵。所刻“中国梦”、“吐鲁番”等灵活多变,线条浑厚,透过刀法和章法上微小的变化,区别于时流;所刻“碎叶”“龟茲”、“养气”金、甲合一,线条刻划技巧独到,富有弹性;所刻“疏勒”“楼兰”极具巧思,画面感强,线条瘦硬挺拔,犹如铁画银勾,再一次描绘了古代楼兰的多姿与浪漫。

此外,他在边款的创作处理上又匠心独运,书体丰富,形式多元,同时将每一方印章背后隐藏的文化信息篆刻上去,体现出更深远的丝路文明。从而与整方印章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成为印面更加完美的注脚,也使每一方印章就像美丽的花朵鲜艳绽放,各竞芬芳。

这就是李贵明,一个勇于闯出属于自己天地的青年篆刻家。他通过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学习,对篆刻的深入理解,凭籍西北师范大学书法院的学术平台使他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审视艺术的研究方向,巧妙地应用到他的教学当中,金针度人,以灵活的教学思路,不断提升着学生的创作能力。

总之,读李贵明的作品,看到的是可贵的探索精神,极强的创作造型能力。他的思想开阔活跃,技法表现力丰富,且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着内心在艺术人生中的开悟。他在文史哲中学习,由技入道,向智者学习,明辨是非,博采众长,因而他的作品也总是呈现着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新闻推荐

省政府外事办开展“外事服务进企业”交流调研活动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于晓霞王得文)近日,省政府外事办组织业务处室相关同志赴甘肃省投资商会开展“外事服务进...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贵明对待传统文化须有虔诚之心)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