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记者苏叶通讯员薛林)2月21日,省司法厅组织召开《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立法论证会,就通过立法保护长城的必要性、紧迫性等进行了讨论。
甘肃省是长城资源大省,境内现存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1738千米,为全国之首,战国秦和汉、明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在甘肃省境内。当前,甘肃省长城保护管理中保护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建设、生产生活与长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长城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甘肃长城的影响力、长城资源优势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有通过立法才能有效解决。
法律专家、文物保护专家认为,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突出了甘肃土质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的实际,针对性、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和政策,结合实际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的责任,细化了长城本体、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各层级的相关规定,对土质长城保护管理意义重大,亟须尽快出台。
新闻推荐
2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选人用人须警惕“不缺学历缺磨砺”》的评论。依托社交媒体发展起来的“网红经济”如...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