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为加强全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落实排污者主体责任,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日前该厅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红黄牌管理制度》。凡本省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环保设施运营等的第三方机构均适用。
该制度由市(州)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实行“谁查处、谁公布、谁执行、谁监督”的原则,明确了十四种行为适用“黄牌”警示,除了水、气等排放方面外,还涉及固体废弃物、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监测机构等多个方面。
“红牌”警示则更为严格,除了将监测机构数据造假列入其中外,拒不配合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被法院强制执行;已受到“黄牌”警示,经整治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污染严重的将直接被列入“红牌”警示。
《制度》明确,市(州)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级政务网站设立“红黄牌”警示网页专栏。被“红黄牌”警示的违法单位,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列为双随机重点检查对象,加大执法、监测频次。被“红牌”警示的违法单位在警示期间暂停(新、扩、改)项目审批(环保治理设施除外)。被“红牌”警示的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不得在本省区域内从事相关技术服务;违法单位在被“红牌(黄牌)”警示期间应当严格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积极整改。
整改完成后,违法单位要求撤销“红牌(黄牌)”警示的,需向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同意后方能退出。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杜志超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2月11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杜雪琴)今天下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副省长李沛兴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调研...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